湖北人的特点和性格(湖北人的性格特点)
说起湖北人的性格,大家自然会想到“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有人说这是湖北人有九个头脑,形容非常的聪明狡猾;也有人说九头鸟是指湖北人生命力顽强。我觉得,湖北人性格中有韧性、有蛮劲、又精明,这恰恰就是生命力顽强的原因。
正因为这种性格,湖北武汉才成为了“首义之城”、“英雄之城“。武汉的城市精神是“追求卓越,敢为人先”,要做到这,没有蛮劲不行,不精明也不行!
也因为这种性格,湖北涌现了诸如林彪、徐海东、王树声、韩先楚、陈锡联等一大批抗战将领,红安更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而韧性、蛮劲、精明这正是优秀将领的最佳特质。
都说湖南、湖北一家亲,一湖之隔的湖南人性格却不太一样,是刀刚火辣的性格,用湖南人自己的话说是“恰得苦、耐得烦、霸得蛮”。
其实,湖北、湖南在气候、地理、文化等方面都是有不少差异的。也就是因为特有的气候、地理和文化特点造就湖北人的性格特征。
1、气候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但历史上,更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冬冷夏热。湖北的冬天,可能至今都是最难过的冬天,可以说是没有暖气的最冷的地方,是最潮湿的最冷的地方。你说占了这两条,湖北冬天能不冷吗?
武汉是有名的三大火炉城市之一。南宋的大诗人陆游,坐船到武汉被热趴了,无心登黄鹤楼,无心看武大樱花,只写了下面一首热诗:
夜热
触热行万里,烦促讵可论。泊船鄂州步,终日如炮燔。摇扇腕欲脱,挥汗白雨翻。推枕再三起,散发临前轩。秋近更漏长,天旱星宿繁。甘澍何时来?太息忧元元。
大意是讲:大热天的,陆游坐船坐了一万里,心烦燥热,无以言表!终于到达武汉,可走在武昌的街头,整日就像烧烤一样。摇着扇子,手腕都要脱臼,大汗一挥,更像是白雨直下。到了晚上,那更是热得睡不着,一夜推开枕头起来好几次,披着头发靠在窗前。秋天将至,感觉这深夜更长了,天气旱热,这天上的星星也多起来。也不知这老天什么时候才下雨呢?深深地长叹一口气,唉!真为老百姓忧愁啊!
陆游当时的心情估计也是心烦意乱、躺平都不行啊。你说,常年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还能心平气和地跟你说话吗?能没有火爆蛮狠的性格?
2、地理位置
湖北地处中部,坐拥长江便利的交通,武汉更是九省通衢,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交汇处,汉口的商业非常的发达,是商业贸易中心,汉正街闻名天下,素有“货到汉口活”的说法。本身位于中部,再加上商业繁荣,南来北往,人流不断,也就造就了湖北既有北方的率直豪放,又有南方的精明。
3、文化
“惟楚有才”,湖南、湖北都位于楚地,楚文化是春秋时期南方诸侯国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楚国先民最初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河南新郑),南迁后给楚地带来了先进的华夏文明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向前发展楚文化。因此,楚文明更多地保留了中原姬周文明的特色,同时也吸收了一些蛮夷文化的特点。
另外,湖北却还拥有很深厚的道家文化。十堰的武当山、襄阳的真武山、枣阳的大仙山、咸宁的九宫山和太乙山、长阳的天柱山等等,都是道教圣地。武当山更是道教名气第一山!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它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之大成,以道学、仙学、神学和教学为主干,并融入医学、巫术、数理、文学、天文、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道教讲求长生不老,画符驱鬼。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谓此身根法幻化,寿终有尽,道教独欲长生不死,其不信天命,不信业果,然何如哉!(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道教信徒!)
中原商周文化和南方蛮夷文化的结合,同时形成了湖北人“不服周”的特性,再加上道家文化的韬光养晦、老谋深算,造就了湖北蛮气和灵气,智慧精明而斗狠斗勇的性格特点。
除了上述几个原因造成湖北人的性格外,民间还有一种说法。
就是湖北位于长江流域,江汉平原,称为“云梦泽”。历史上经常发大水,田地被淹,田界被冲跑,待洪水消去,大家又得重新筑好各自的田埂,这时就必须要有“九头鸟”的能力了,自己的田地可不能少了一分一寸,于是田间呈现各种蛮气斗勇、精明算计。长此以往,这也就成为了湖北人的特性了。这个说法听起来,好像也有点道理。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有人觉得是褒义,有人认为是贬义。我觉得这首先说明了湖北人是能干、敢干的,而这种能干和敢干正是中国改革开放、走向复兴所需要的,也是“复兴大武汉”所需要的。要用对了地方,用对了方法,那才是真正的“九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