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号是被美国潜艇撞沉的?还敢再扯一点么……
对于军迷来说,“库尔斯克”号巡航导弹核潜艇毫无疑问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2000年8月12日,该艇在巴伦支海域参加军事演习时发生爆炸并沉没,艇上107名乘员、11名舰队级的高级将领和助手共计118人全部遇难。这次事故应该是潜艇史和军事史上最惨烈的事故之一。
“库尔斯克”号
关于这次爆炸事故的原因,俄罗斯官方在调查以后公布的结论是由于艇上的鱼雷爆炸,引发其他弹药爆炸,最后导致潜艇沉没。可最近几天,有人出来挑战这一结论了,而且挑战者的身份颇不一般,他就是“库尔斯克”号发生爆炸事故时担任北方舰队司令的波波夫上将——“库尔斯克”号正属于北方舰队。
俄卫星网报道的页面截屏。
当地时间11月22日,波波夫曝料称,“库尔斯克”号的真实沉没原因是相撞,撞击俄罗斯核潜艇的是来自北约组织的潜艇,但它没有明言是哪个国家。根据俄新社的报道细节来看,波波夫海军上将表示,当时有北约潜艇对“库尔斯克”号实施了尾随跟踪。但当时的海底情况非常复杂,潜艇之间不容易保持足够安全的距离,导致两艘潜艇距离过近。“库尔斯克”号的机动动作导致潜艇失去了联系,发生了相撞。对于究竟是哪艘潜艇撞击了俄罗斯核潜艇,波波夫表示他有90%把握可以确定是哪艘北约潜艇,但事关重大,不能对外公开。
根据俄罗斯媒体此前的报道,当时事发海域附近有三艘来自北约组织的潜艇,分别是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孟菲斯”号和“托莱多”号,以及英国皇家海军“快速”级攻击核潜艇“辉煌”号。按照波波夫的言下之意,就是这三艘中的某一艘撞沉了“库尔斯克”号。
奥斯卡级核潜艇吨位巨大,旁边停靠的V-III级攻击核潜艇吨位和美军“洛杉矶”级差不多,二者差距就是这么大
可是且慢,虽然你波波夫退役上将是专业人士、也算是当事人,但也不能不讲基本规则吧。“库尔斯克”号是啥?那可是个长154米、宽18米,水上排水量14000多吨、水下排水量超过20000吨的超级“巨无霸”。要撞沉这个大家伙是什么概念?那得多大的力量?
俄罗斯媒体提到的那三艘北约核潜艇呢?大一点的“洛杉矶”级长不过110米、宽不过10米,尺寸上不到“库尔斯克”号的三分之二;水上排水量6000吨出头、水下排水量7000吨左右,差不多是“库尔斯克”号的三分之一。至于英国人的潜艇尺寸和吨位都更小,不值一提。
打捞出水的“库尔斯克”号
再考虑到俄罗斯潜艇祖传的双层壳体本身就更经撞,说北约这几艘潜艇中的一艘撞沉了“库尔斯克”号,那意思大概就约等于一辆“斯特赖克”装甲车撞废了一辆M1A1主战坦克,你敢信?北约要有这天顶星科技,还研究啥鱼雷、啥导弹啊,直接撞过去就得了。
再者说了,咱们也不是没见过潜艇相撞。苏联/俄罗斯潜艇和美国潜艇的碰撞此前就发生过好几次,最有名的毫无疑问是1992年美国“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巴吞鲁日”号和俄罗斯俄罗斯“塞拉”级攻击核潜艇K-276号相撞。这次碰撞双方的吨位和尺寸都差不多,结果是“巴吞鲁日”号耐压艇体受损,3年后黯然退役;而K-276号只是指挥台围壳被撞坏,修好以后服役至今。
被撞以后的“巴吞鲁日”号
碰撞以后初步修复的K-276号
吨位和尺寸相当碰撞的结果都这样,更不用说尺寸吨位相差悬殊的两者相碰撞了。真要是这两边撞起来,估计“库尔斯克”号能把对面三艘全给撞废了。
有人说了,也有可能是碰撞造成艇上的鱼雷或者导弹爆炸?
爆炸以后拍摄的“库尔斯克”号水下照片
拜托,不管是啥武器,都是有基本的安全保险措施的好不好。要是轻轻碰一下就能炸,那俄国潜艇早就沉完了,哪还需要北约发愁?什么?你说撞重一点可能引爆?那就又绕回来了:要是碰撞的力度大到足以引爆导弹或者鱼雷,那碰撞的另一方还能讨到好?
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是碰撞引发爆炸,俄罗斯的各种鱼雷导弹那是有了名的“傻大黑粗”,装药多、威力大,“库尔斯克”号都被炸成那个惨样,北约的潜艇难道能主角光环附体,不受爆炸影响?
俄罗斯官方也不信
所以啊,绕来绕去,北约潜艇碰撞造成“库尔斯克”号沉没这说法实在太不靠谱,简直匪夷所思。事实上,俄国人自己也不信这种观点,对于波波夫上将的说法,克里姆林宫的回应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件已经有过充分的调查和结论,所以现在不需要再讨论其他可能性。
那么,为啥波波夫这几天又要这么说呢?一来是因为他当年就是因为“库尔斯克”号的事故而被解职,多少有点耿耿于怀,想为自己撇清一下;二来,最近这不是美国核潜艇连续出状况么?先是“康涅狄格”号发生水下碰撞,然后爆出美国核潜艇钢材供货商检测记录长期造假,再然后又是美国核潜艇部队全球停航。所以,波波夫上将这是打算蹭一下热点,恶心一下美国人?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