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 年制作第一部哥斯拉电影的珍贵幕后照片
哥斯拉或 Gojira 一直是流行文化中最持久和标志性的 kaiju(日本巨型怪物)之一。毫无疑问,核弹爆炸所产生的怪物已经俘获了全世界人们的想象力。
肆虐的放射性野兽,整个人类恐惧的集中体现,成为了一个深受喜爱的国际破坏偶像,产生了近三十个续集。
本片由本多石郎执导,圆谷英二担任特效。它由宝田明、高地桃子、平田明彦和志村隆主演,中岛春夫和手冢克己饰演哥斯拉。
在影片中,日本当局应对突然出现的巨型怪物,其袭击引发了人们对战后日本核浩劫的恐惧。
在电影制作人决定采用恐龙为原型之前,Tsuburaya 最初提议制作一只巨型章鱼。哥斯拉开创了一种称为服装化的特殊效果形式,其中穿着服装的特技表演者与微型布景互动。主体摄影51天,特效摄影71天。
这部电影于 1954 年上映,最初收到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后来又得到了新的评价。1956 年,一个经过大量重新编辑的“美国化”版本,名为哥斯拉,怪兽之王!在美国上映。
这部电影催生了一个多媒体特许经营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历史上运行时间最长的电影特许经营权。哥斯拉这个角色从此成为国际流行文化偶像。
电影制作人从各种恐龙中汲取灵感,塑造了哥斯拉的最终标志性设计
哥斯拉是由 Teizō Toshimitsu 和 Akira Watanabe 在 Eiji Tsuburaya 的监督下设计的。早期,由于名称“Gojira”(日语中“gorilla”、gorira 和“whale”、kujira 的组合),田中考虑将怪物设计成大猩猩或鲸鱼,但最终确定了类似恐龙的设计。
Kazuyoshi Abe 早些时候被聘请设计哥斯拉,但他的想法后来被拒绝,因为哥斯拉看起来太像人形和哺乳动物,头部形状像蘑菇云。虽然人物设计没有采用,他也被聘用帮助绘制电影的故事板。
Toshimitsu 和 Watanabe 决定将哥斯拉的设计基于恐龙,并通过使用恐龙书籍和杂志作为参考,结合了霸王龙、禽龙和剑龙背鳍的元素。
尽管想要使用定格动画,Tsuburaya 还是不情愿地选择了服装,Toshimitsu 雕刻了三个粘土模型作为服装的基础。前两个被拒绝,但第三个最终被批准。
哥斯拉套装由 Kanju Yagi、Yasei Yagi 和 Eizo Kaimai 建造,他们使用细竹棍和铁丝为套装内部构建框架,并在其上添加金属网和缓冲垫以增强其结构,最后涂上乳胶外套。
另外还涂上了一层熔融橡胶,然后是雕刻的凹痕和胶乳条,它们粘在服装的表面上,形成了哥斯拉的鳞片皮。
在影片中,哥斯拉从日本的角度象征着核浩劫,此后在文化上被认为是核武器的强烈隐喻。
制作人田中智之表示:“电影的主题从一开始就是核炸弹的恐怖。人类制造了核炸弹,现在大自然要报复人类。”
导演本多石郎拍摄了哥斯拉在东京的暴行,以反映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他说:“如果哥斯拉是恐龙或其他动物,他会被一颗炮弹杀死。但如果他相当于一颗原子弹,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以,我把原子弹的特性应用到了哥斯拉身上。”
1954 年 3 月 1 日,就在影片拍摄前几个月,日本渔船 Daigo Fukuryū Maru(“幸运龙 5 号”)在比基尼环礁捕鱼,但海水被在附近进行炸弹试验的美军 15 兆吨“Castle Bravo”氢气的放射性沉降物污染。
船上的渔获物被污染,船员生病了,一名船员最终死于辐射病。在日本引发了对吃鱼安全的恐慌。
这一事件导致了一场大规模而持久的反核运动的出现,到 1955 年 8 月,该运动在反核请愿书上收集了 3000 万个签名,并最终成为日本反对原子弹和氢弹委员会的制度化。
影片开场哥斯拉摧毁一艘日本船只的场景直接参考了这个事件,并对日本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剧场版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