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有群麦种“魔”人
金灿灿的麦田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李学军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收获着一年的“心血”。
“你这个教授比农民还能干,拖拉机,收割机,啥都会开。”6月7日,在该校农作一站麦收现场,“全能”又熟练地使用各式农机具的教授李学军,赢得了周围农民的赞叹。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每一位小麦专家,都和农民没什么分别。他们泡在麦田里的时间,比农民还多。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选育丰产、优质、抗病、广适的小麦良种,为国家粮食安全交上西农答卷。
高翔教授在武功县大庄镇小麦试验田观察记载小麦落黄情况
6个小麦品种上榜今年“国审新品种”
5月1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官村小麦试验基地,穗黄叶绿,麦浪滚滚。吉万全教授对自己刚刚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品种“西农501”表现满意:“长势好,抗条锈。”
今年,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0年国审新品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个小麦品种榜上有名,分别是刘曙东教授的“西农100”、马翎健教授的“西农99”、李学军教授的“西农369”、吉万全教授的“西农501”、王辉教授的“西农20”和高翔教授的“西农364”,创造了该校的历史。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发展史,一直和国家的粮食安全休戚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品种主导了黄淮麦区的4次更新换代,推动了陕西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
上世纪50年代,赵洪璋院士选育的“碧蚂1号”,让中国的小麦产量从80公斤提升到200公斤;80年代,李振声院士培育的 “小偃6号”,使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走在了世界领先行列,1985年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90年代,宁锟研究员选育的“陕农7859”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以来,王辉教授的“西农979”累计推广1.5亿亩,201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不管是从产量上,还是从品质上,西农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校长吴普特说。70年来,西农的专家让小麦的产量从80公斤提升到如今的700公斤左右。新世纪以来,该校13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
“在扛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上,我们继承了学校的优良传统,很好地接过了前辈们的接力棒。”吉万全教授表示,“我们要不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培育好梯队,用实际行动书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当作为。”
收获完小麦的张正茂教授正在旋地,为海外农业示范园准备繁殖大豆
20多位专家教授甘为麦种“魔”
“‘西农528’‘西农537’亩产应该都在650公斤以上,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5月22日,60岁的高翔教授在武功县大庄镇50亩试验田里,捧着500多页的厚厚记录本,详细地做着记载,“这个时候主要是看落黄、叶相和株型。”
这里有1000多个一代组合,600到700个二代组合,两万多个三代株系。在气温高达30多度的麦田里,高翔的心情却特别好:“其实育种很有意思,要学会和小麦对话,就像选美一样,我要把看上的盯着选回来。”和小麦对话的40年岁月里,他选育出了12个国审和省审的品种。
像高翔一样,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20多位把小麦育种当事业干的人。用高翔的话说,不到田间转转,心里就不舒服,这里有一群着了魔的人。
6月7日晚上12点,李学军教授最后5亩试验地的小麦育种材料入了库。为了抢在雨前把心血都收回来,从6月5日下午四点开始,他就开着收割机行走在30亩试验地里,7号一天连续作战17个小时。
刘曙东教授,1985年从华中农大毕业来校工作,教学科研样样行,40岁的时候就成为当时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但在2004年46岁的时候,跑进了田间,搞起了常规育种,“必须拿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出来,要不总觉得人生少了个啥。”
全国各地收集育种材料,一切从零起步。“再难也没有想过放弃,做事总得做出个样来。”2013年,刘曙东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有个材料特别好,矮个、大穗、适应性很广。”今年,他的品种“西农100”通过了国审。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我们的品种除抗病优质外,一定要和河南的品种比产量。”马翎健教授一直从事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和常规育种,注重育种材料创新,育成了大穗抗倒、高产广适的“西农99”。“每年,我都要在黄淮麦区布20个点,一圈试验看下来,就得10天。5月份,20多天都在外面跑。”
吉万全教授的“西农501”是他的第四个国审品种。从2011年开始杂交试验,经过6年的品系选择,之后进行了3年的国家区域试验。这个品种的形成,花费了课题组整整9年时间。
李学军教授带着研究生在库房做小麦穗部形状调查
把“试验田”变成“丰产田”
6月7日,渭南市蒲城县椿林镇白家原村种粮大户张福顺脸上乐开了花。他种的5.6亩“西农805”小麦新品种,创下了亩产731公斤的陕西小麦单产新纪录。
“西农805”是王长发副教授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5年通过陕西省审定。该品种以高产、抗寒、耐旱、中早熟为显著特点,先后在三原、富平、蒲城、扶风、凤翔等县,建立了54个百亩示范方和11个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田,涉及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32家,创建了“学校+企业+合作社”技术推广模式,有效推动了西农805小麦品种生产应用。
张正茂教授从事旱地小麦育种,审定了4个省级品种,在甘肃、新疆等地推广。他培育的“普冰151”“普冰322”已经被引进到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种植,比当地品种增产15-20%。
550到700公斤,近年来,西农的品种以抗病、优质兼具丰产而广受各方欢迎。“西农369”,抗条锈、叶锈,抗赤霉病,稳产显著,在国家级抗病性评比中连续三年走在前列。“西农511”,经受住了2016年小麦赤霉病、2017年小麦条锈病以及2018年倒春寒的恶劣气候和生产条件的严峻考验,从众多小麦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优质、多抗的“西农品种”的杰出代表。
吃饱吃好吃健康。“西农20”达到国家一级强筋小麦标准,“西农364”达到国家中强筋标准。“西农836”直链淀粉含量高,对糖尿病和肥胖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好女不愁嫁。“西农99”,结合了陕西品种的优质、抗病、广适性和河南品种的丰产性,被河南地神、安徽华展、江苏中源、陕西大地等种业公司相中推广。马翎健教授表示,“西农的品种在黄淮麦区很受欢迎,口碑非常好。河南、江苏、安徽很多种业公司争相来学校洽谈,但我们就想尽量找个好婆家,让品种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效益。”
“西农今年6个国审品种早早就找好了婆家。”高翔教授告诉记者,今年10月小麦播种的时候,西农品种的版图,在黄淮麦区又将进一步扩大,有些品种已根植在一带一路国家。
李学军教授带着研究生上小麦收获前的田间最后一课
(龚仕建 张晴摄影报道)
金灿灿的麦田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李学军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收获着一年的“心血”。
“你这个教授比农民还能干,拖拉机,收割机,啥都会开。”6月7日,在该校农作一站麦收现场,“全能”又熟练地使用各式农机具的教授李学军,赢得了周围农民的赞叹。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每一位小麦专家,都和农民没什么分别。他们泡在麦田里的时间,比农民还多。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选育丰产、优质、抗病、广适的小麦良种,为国家粮食安全交上西农答卷。
高翔教授在武功县大庄镇小麦试验田观察记载小麦落黄情况
6个小麦品种上榜今年“国审新品种”
5月1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官村小麦试验基地,穗黄叶绿,麦浪滚滚。吉万全教授对自己刚刚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品种“西农501”表现满意:“长势好,抗条锈。”
今年,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0年国审新品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个小麦品种榜上有名,分别是刘曙东教授的“西农100”、马翎健教授的“西农99”、李学军教授的“西农369”、吉万全教授的“西农501”、王辉教授的“西农20”和高翔教授的“西农364”,创造了该校的历史。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发展史,一直和国家的粮食安全休戚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品种主导了黄淮麦区的4次更新换代,推动了陕西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
上世纪50年代,赵洪璋院士选育的“碧蚂1号”,让中国的小麦产量从80公斤提升到200公斤;80年代,李振声院士培育的 “小偃6号”,使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走在了世界领先行列,1985年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90年代,宁锟研究员选育的“陕农7859”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以来,王辉教授的“西农979”累计推广1.5亿亩,201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为。“不管是从产量上,还是从品质上,西农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校长吴普特说。70年来,西农的专家让小麦的产量从80公斤提升到如今的700公斤左右。新世纪以来,该校13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
“在扛稳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上,我们继承了学校的优良传统,很好地接过了前辈们的接力棒。”吉万全教授表示,“我们要不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培育好梯队,用实际行动书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当作为。”
收获完小麦的张正茂教授正在旋地,为海外农业示范园准备繁殖大豆
20多位专家教授甘为麦种“魔”
“‘西农528’‘西农537’亩产应该都在650公斤以上,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5月22日,60岁的高翔教授在武功县大庄镇50亩试验田里,捧着500多页的厚厚记录本,详细地做着记载,“这个时候主要是看落黄、叶相和株型。”
这里有1000多个一代组合,600到700个二代组合,两万多个三代株系。在气温高达30多度的麦田里,高翔的心情却特别好:“其实育种很有意思,要学会和小麦对话,就像选美一样,我要把看上的盯着选回来。”和小麦对话的40年岁月里,他选育出了12个国审和省审的品种。
像高翔一样,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20多位把小麦育种当事业干的人。用高翔的话说,不到田间转转,心里就不舒服,这里有一群着了魔的人。
6月7日晚上12点,李学军教授最后5亩试验地的小麦育种材料入了库。为了抢在雨前把心血都收回来,从6月5日下午四点开始,他就开着收割机行走在30亩试验地里,7号一天连续作战17个小时。
刘曙东教授,1985年从华中农大毕业来校工作,教学科研样样行,40岁的时候就成为当时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但在2004年46岁的时候,跑进了田间,搞起了常规育种,“必须拿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出来,要不总觉得人生少了个啥。”
全国各地收集育种材料,一切从零起步。“再难也没有想过放弃,做事总得做出个样来。”2013年,刘曙东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有个材料特别好,矮个、大穗、适应性很广。”今年,他的品种“西农100”通过了国审。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我们的品种除抗病优质外,一定要和河南的品种比产量。”马翎健教授一直从事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和常规育种,注重育种材料创新,育成了大穗抗倒、高产广适的“西农99”。“每年,我都要在黄淮麦区布20个点,一圈试验看下来,就得10天。5月份,20多天都在外面跑。”
吉万全教授的“西农501”是他的第四个国审品种。从2011年开始杂交试验,经过6年的品系选择,之后进行了3年的国家区域试验。这个品种的形成,花费了课题组整整9年时间。
李学军教授带着研究生在库房做小麦穗部形状调查
把“试验田”变成“丰产田”
6月7日,渭南市蒲城县椿林镇白家原村种粮大户张福顺脸上乐开了花。他种的5.6亩“西农805”小麦新品种,创下了亩产731公斤的陕西小麦单产新纪录。
“西农805”是王长发副教授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5年通过陕西省审定。该品种以高产、抗寒、耐旱、中早熟为显著特点,先后在三原、富平、蒲城、扶风、凤翔等县,建立了54个百亩示范方和11个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田,涉及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32家,创建了“学校+企业+合作社”技术推广模式,有效推动了西农805小麦品种生产应用。
张正茂教授从事旱地小麦育种,审定了4个省级品种,在甘肃、新疆等地推广。他培育的“普冰151”“普冰322”已经被引进到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种植,比当地品种增产15-20%。
550到700公斤,近年来,西农的品种以抗病、优质兼具丰产而广受各方欢迎。“西农369”,抗条锈、叶锈,抗赤霉病,稳产显著,在国家级抗病性评比中连续三年走在前列。“西农511”,经受住了2016年小麦赤霉病、2017年小麦条锈病以及2018年倒春寒的恶劣气候和生产条件的严峻考验,从众多小麦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优质、多抗的“西农品种”的杰出代表。
吃饱吃好吃健康。“西农20”达到国家一级强筋小麦标准,“西农364”达到国家中强筋标准。“西农836”直链淀粉含量高,对糖尿病和肥胖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好女不愁嫁。“西农99”,结合了陕西品种的优质、抗病、广适性和河南品种的丰产性,被河南地神、安徽华展、江苏中源、陕西大地等种业公司相中推广。马翎健教授表示,“西农的品种在黄淮麦区很受欢迎,口碑非常好。河南、江苏、安徽很多种业公司争相来学校洽谈,但我们就想尽量找个好婆家,让品种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效益。”
“西农今年6个国审品种早早就找好了婆家。”高翔教授告诉记者,今年10月小麦播种的时候,西农品种的版图,在黄淮麦区又将进一步扩大,有些品种已根植在一带一路国家。
李学军教授带着研究生上小麦收获前的田间最后一课
(龚仕建 张晴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