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血科学家王徳民的传奇故事
相信大家都被这张照片刷过屏,他就是中国首位石油工程院士,被称为最帅科学家的王德民。
然而,王德民却最反感人们谈论他的长相,甚至说只有不正经的人才谈论长相。这是为啥呢?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王德民长相背后的故事。1937年,王德民出生在河北唐山,父亲是留美医生,母亲是瑞典教师,中欧混血的他从小就冰雪聪明,1939年日军包围唐山,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王德明的父母紧闭家门,在家时都用英文交流。
从出生到八岁,王德民都没出过几次门,他成了一个只会听说英文的中国幼童,直到战争结束,王德民才像个正常孩子一般读书上学。然而,他明显的欧洲人的相貌特征,让他一出现就受到了同学们的排挤,同学们都以为他是外籍学生,拒绝和他玩闹。
王德明很委屈,但他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不知道如何应对,为了证明自己是中国人,他在学校里只说汉语,汉语水平突飞猛进。可小孩子还是会因为他混血的长相疏远他。
小学期间,王德明唯一的朋友就是书籍,结果因为不分时间地点的阅读课外书,导致成绩下降,爷爷托了关系才把他送进了汇文中学。当时张榜是以姓氏笔画来排序,王字只有四笔,王德明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心中狂喜,然而,很快他又注意到自己是班里甲、乙、丙、丁、戊五个班里最差的班,王德明感到羞愧,开始知耻而后勇,发奋读书,因此成绩优异。
然而,他异于中国人的长相还是让他遭到了排挤,特别是戴了眼镜以后,镜片架在鼻梁上,进一步凸显了他的相貌特征,以至于王德民经常被讥讽嘲笑,甚至还有人叫他二毛子。1950年到1952年期间,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北京的外国人都会受到市民监视,王德民也遭到了区别对待,就算他坚称自己是中国人,但突出的外貌特征依旧使他百口莫辩,他只能把委屈藏在心里,尽量减少到校园之外的地方,他只有刻苦读书,用出类拔萃的成绩来维护尊严。
就这样,王德民被保送到了同校高中,成为了吴运铎班甲等生,高考成绩几乎满分,当时他想学物理或者化学,于是第一、第二志愿填了清华北大,其他的志愿没有认真考虑,填了矿业、钢铁、石油院校。
按理说,以王德民的成绩进清华北大板上钉钉,然而因为时代原因就如他混血的长相会遭到同学的排挤一般,他中瑞组合的家庭成分也影响到了他的大学录取。最后,王德民被第五志愿北京石油学院的采油专业录取,也就有了王德民多年后的感慨,当年不是我选择了石油,而是石油选择了我。
大学期间,王德民成绩优异,逐渐对石油专业产生了兴趣,但是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1958年,川中石油的实习经历,听说四川发现了石油,北京石油学院马上安排学生到四川实习。然而,热火朝天的试油活动,刚刚开始,声名鹊起的龙女寺二号探井就变了脸,不再出油。
紧接着,钻的70多口探井也没有找到消失的石油,石油部发动群众分析原因,一定要把失踪的油流找回来,老师让王德民发表意见时,他实话实说,认为石油都被采光了,所以才找不到石油。然而,这样的观点立刻遭到了批评,说他是在给川中石油会战写祭文,甚至有人认为他的观点属于右倾言论,不配做一名共青团员和校级三好学生。
王德民被吓得冷汗直冒,多年的经历让他知道,像他这种人一旦犯错,就可能万劫不复好在开发系主任秦同洛教授发言,支持王德民,才使得王德民免除进一步受批判的厄运。在秦同洛教授的支持下,王德民作为牵头人与四名学生成立了专题研究小组,最后证明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停止了川中石油会战。尽管这次实习经历险些酿成大错,王德民还是见识到了石油开发生产的复杂和困难,更加激发了他对石油专业的热情。
从此以后,对专业课的学习更加热心,梦想未来可以对中国石油作出贡献,1959年,东北松辽盆地发现特大油田,王德民希望毕业后能够分配到松辽石油勘探局,成为新油区的第一批建设者。于是,他和许多同学一样,向校方投递了申请书。
当时王德民的成绩优异,学院希望他能够留校任教。王德民拒绝了,母亲委婉地劝他留在北京,还给他准备好了新房。王德民还是想要去石油会战的战场。
然而,任凭王德民一腔热血,第一批分配去松辽的依旧没有他的名字,他被留在学校参与教学改革,王德民继续申请,终于在1960年7月获得批准。千里迢迢来到松辽,王德民在忐忑中等待分配岗位,以他的成绩,被分配到石油开发科研单位完全合适。
然而,命运再一次冷落了他,因为海外关系,王德民被分配到了采油指挥控制室,而同期报到的同学中的大部分都被派到了北京石油科学研究院的松辽研究所,占少部分去了正在筹建中的东北石油学院。
王德敏很失望,但也只能服从安排,当天,他就来到了采油指挥部,他随后被分配到了测试组,组长安排他担任测压资料解释组的小组长,手下还有四五名陌生组员。虽然只是一个芝麻粒儿大的小官,但王德明感受到了重视,为了胜任这份工作,他决定从出大力,流大汗的市井工人做起,也是在实际工作中,王德民认识到,谁最先经历了采石油第一线的实际锻炼,谁就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话语权,彻底解开了没有直接分配到开发科研单位的心结。
而在这时,整个石油会战出现了大问题,把石油举到地面上的能量来自油层压力,当时每个月都要五到七天,对油井进行一次压力普查,重点观察井每个月高达16次。但随着生产试验区的全面投产,利用经典荷诺计算法得出来的结果与实际不符,误差普遍超过了会战指挥部要求的精度。
当时新中国急需石油,说是燃眉之急也不为过,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作为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王德民当然没有资格接触到这能够影响全局的科研项目,但他初生牛犊不怕虎,悄悄给自己制定了这一公关题目,像复杂计算公式发起挑战,要想知道怎么做,就得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为了弄清楚荷诺计算法的原理,王德民通宵达旦地阅读专业书籍,然而,这方面的书籍都由俄语翻译而来,有的甚至直接就是俄语。
王德明还得重新学习外语,弄懂原理只是第一步,王德民的数学水平根本解决不了复杂的计算公式,于是他又开始自学更高等数学。1960年冬,萨尔图草原被严寒和饥荒裹挟,王德民吃不饱饭,还要透支体力参与白天的工作,晚上又要在寒冷中学习演算,真真切切体会到了饥寒交迫。但条件艰苦,能让王德民放弃吗?
当然不能,1961年2月15日这天正好是除夕,职工食堂向大家发放了面粉和饺子馅儿,让,个人自由组合,改善生活。王德民沉迷演算公式,自然没有时间做饺子,于是就将所有的面粉揉搓成两张面皮,将饺子馅儿往上面一放,就做成了两个特大号饺子,等不及煮熟就将饺子吃了下去,然后重新投入到了演算。也许是饺子的营养活跃了王德民的大脑细胞,在这个新桃换旧符的寒冷子夜,王德民突然来了灵感,终于得到了正确公式,将计算公式实际应用验证后,新攻势明显高于赫诺法的计算精度。王德民惊诧了,采油指挥部在整个辽宗探区引起了轰动。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居然在半年的时间里单枪匹马地攻克了这个难关。
他的名字不胫而走,得到了高层领导的重视和表扬,王德民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在解决了精度问题之后,又在新公式的基础上演算,试图解决测压观景时间过长的难题。当时谁都不看好王德民,同事们都劝他见好就收,然而,王德民凭借着智慧和努力,成功将原本的关井测压时间从72小时缩短到八小时。到这时,王德民终于摆脱身上的海外关系和混血长相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之后,他不断研发,成为了大庆油田,年产量保持在五千万吨以上,连续稳产27年的主要贡献者。
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之时,王德民因在油田开发领域的杰出贡献,当选首批院士。1998年,他领先研发的聚合物驱油技术再次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9年,何梁何利基金委员会把这一奖项的最高荣誉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给了王德民院士。
及至现在,斐声海内外的王德民院士耄耋之年依旧站在石油开采工程技术的最前沿,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事开拓性的新技术研究。
现在,我们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王德明会说,只有不正经的人才谈论长相,他有资格,也有底气,这就是混血科学家王德民的传奇故事。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