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不削藩
朱允炆因为一件削藩的事情,丢了皇位,最后连自己也失踪,不知去向,但削藩又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不能不去做。但其实这一点朱元璋未必不知道,从前的朝代不是没有教训,封王对于王权的统一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朱元璋既然担心功臣不服朱允炆,而杀掉了那么多功臣,为何不干脆也直接削藩,然后再传位给朱允炆呢?下面就让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朱元璋为了朱允炆杀掉功臣
大明建立后采取了分封制,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子分到了全国各地。他死后,孙子朱允炆登基了,不过他的屁股还没有坐热,叔叔燕王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把他赶了下来。
我们知道,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孙子,可谓是煞费苦心。甚至不惜与自己的昔日老兄弟撕破脸,对这些功臣下手,背上了诛杀功臣的帽子。
可是对于同样威胁建文帝皇位的诸多藩王,朱元璋并没有什么举动。
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孙子,诛杀功臣,可为什么不削藩呢?
有人说,朱元璋自己亲自安排的分封制,没有自己否定自己的,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可开国功臣难道就不是朱元璋分封的吗?
孙子皇位稳固和打脸这两种,到底哪一个对朱元璋来讲更关键和重要呢?相信谁都会算这个账。
2、朱元璋为何要分封藩王
起初,就是否建立分封制,其实朝中上下也是争执不休。反对者大概都是基于汉朝以来,分封制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动荡而言的。可是朱元璋还是力排众议,对分封制情有独钟。
他是有自己的考虑的,老朱到底是一个农民,他考虑大明刚刚建立,问题太多了,还有蒙古人的袭扰,所以分封了诸子,这样对朝廷是个屏障。
对于分封制,朝野上下其实反对者还是居多的,只不过朱元璋多疑,性格狠辣,谁也不敢说。说了也没用,还有可能自讨苦吃。
史料中记载当时还是皇太孙的建文帝曾和朱元璋有这样的对话:
太孙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谁)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你)意如何?太孙曰: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太祖曰: 是也,无以易此矣。
意思是说,如果有外敌,那么藩王可以抵御。那么如果藩王不安分,谁来抵御?这个问题也难倒了朱元璋,沉默许久后朱元璋问建文帝你觉得要怎么办?
而建文帝就说了,不听话,能够以德、以礼治之最好,要不然就是削地换人,实在不行就是举兵镇压。朱元璋听完说到,也只能这样。
3、朱元璋为何没有削藩
由此可见,朱元璋慢慢也感受到了藩王对中央的威胁,但为时已晚,更关键的是他不可能为了朱允炆的一个假设,就像对待功臣一样对待自己的子孙。
分封制,朱元璋可不是开创者。不过分封制有利也有弊,就看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政治局势了。要知道刘邦虽然采取的是分封制,也给后代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但是最后还是成功地“削藩”了。
我们不能只说分封诸子有危害,同样是有好处的。即便到了现在也是如此,扪心自问,你是信任自己的亲人还是外人呢?
再说了,朱元璋的分封制,远远没有秦汉时期“分封”来的那么大。
我们再说一下靖难之役。朱棣尽管比其他藩王实力要强,但是与朝廷这边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对于朱棣来说,造反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可是,似乎上天还是比较垂青他的。
他刚好遇到了朱允炆这样一个对手,没有能臣也没有武将,让朱棣顺势就夺得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