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的母亲自杀之后,为什么他不回来找刘备?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对曹操的奸诈和刘备的“仁”有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关于徐庶的那一部分故事情节,曹操将徐庶的母亲握在手里,以此来威胁徐庶让他为自己做事,然而徐庶的母亲最终却自杀,但是为什么这个时候的徐庶没有回来找刘备,而是还继续留在曹操身边?曹操既然已经没有了徐庶的“软肋”,徐庶为何不回来找刘备?

徐母既然已经自尽,徐庶跟曹操已经有了“杀母之仇”而且了无牵挂,为什么不像关羽那样“逃归刘备”而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呢?难道他是准备找机会刺杀曹操替母报仇吗?翻开史料一看才知道我们都被《三国演义》骗了——徐庶进曹营不但不是一言不发,而且他说的话比谁都多,因为他的工作就是言官二把手,就是靠说话换饭吃的,而他离开刘备投奔曹操,也没有在母亲死后刺杀曹操或逃归刘备。

《三国演义》中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当然是百分之百的虚构,这一点从他后来的官职中就能看得出来,他不但不是一言不发,而且就是靠发言来吃饭的——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提意见。徐庶在曹营先后当过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右中郎将秩比二千石随侍君王左右,那是可以参与机要的,而御史中丞就更了不起了:那是仅次于御史大夫的言官首领。而更重要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御史大夫又叫大司空,陈琳替袁绍起草檄文骂曹操,称呼就是“司空曹操”。

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都不会任命一个“一言不发”的人来当言官二把手。事实上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要说这个汉是汉献帝倒说得过去,因为徐庶投奔曹操的时候,汉献帝还是大汉天子,曹操还是大汉丞相,徐庶在他那里顶多算是“身在汉营心在汉”。而徐庶对大汉王朝的“忠贞”那也是远远比不上荀彧荀攸的,这叔侄二人都因为反对曹操称公称王被迫害致死,而徐庶则是在曹丕篡汉之后还当他的御史中丞。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听说徐庶只是个御史中丞,还替他打抱不平:“曹魏人才何其多也,咋就不重用徐庶和石广元呢?”这说明在三国时期,谋士们都是打工仔,跳槽换老板都是正常现象,根本就没有“一言不发”的事情,因为每个三国枭雄都很知人善任,谁也不肯养一个废物。

徐庶在《三国志》里没有个人传记,但是从《诸葛亮》传里,却可以发现端倪: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也就是说,徐庶曾经跟诸葛亮一起给刘备打工,曹操也没有费劲巴力地使什么计策,甚至可能不太关注徐庶这个人,抓到徐庶的母亲,只是个意外收获。

那么徐庶为什么一听母亲被俘就风风火火地离开刘备投奔曹操呢?我们必须看到,刘备当时几乎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要是没有孙权插了一杠子,曹操灭刘备那就是早晚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个意外,刘备集团“破产”,那就是个时间问题。而作为“择主而事”的汉末谋士,跳个槽换个主公,那也是无可厚非的。
标签:
95
史记为什么不给刘盈设本纪?司马迁为何这样做? 刘盈作为汉朝的第二位皇帝,虽然说在位时间并不长,也没有做出太多的功绩,但好歹也是一个皇帝,可是在《史记》当中,司马迁却不...
99
辽人四大恨是什么 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于是明朝末年最致命的问题辽东之乱诞生了。大明王朝也将目光从东南沿海慢慢的开始转向辽东地区,而当时与女真人政权直接接轨的就...
77
历史上耶律休哥有多厉害 《燕云台》这部剧让我们了解到,萧太后和韩德让在辽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其实当时辽国还有一位狠角色,他更是被称为辽国战神,这个人就是耶律休...
91
诸葛亮让关羽守华容道一石二鸟 他才是最大赢家 其实在演义中,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并没有在正史中发生过,这完全是一个杜撰出来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可没表面描述的那么简单...
163
秦始皇逼死吕不韦是否绝情 两人矛盾终究难解 虽然秦始皇没有下诏赐死吕不韦,但从他写给吕不韦的那封信来看,其实已经否定了吕不韦对秦国做出的一切贡献,也断绝了与吕不韦之...
108
赵武灵王和阴姬有什么关系? 战国时期,阴姬是中山国国君的妃子,当时阴姬和江姬争夺王后之位,司马喜作为中山君最信任的臣子,在中间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司马喜本想利用赵...
116
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是哪个? 战国七雄,在战国时代,其实远不止这七个国家,但是它们却是当时所有国家里面最厉害的七个国家,其他的小国虽然数量不少,但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
169
卫青霍去病霍光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卫青、霍去病、霍光这三个人,都是西汉时期很有名的人物,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大将,霍光是大权臣,而他们三个人之间还都是...
91
明末梃击案幕后主使是谁 说到梃击案,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案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这个就是发生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夜,一个男的拿着木棍闯进慈庆宫刺杀太子引发的...
107
太平天国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吗 太平天国究竟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还是减缓了清朝的衰退?有关这个问题,各方是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太平天国给清政府造成了三点非常重要的影响,这...
110
李世民曾受关羽水淹七军启发,顺势除掉心腹大患 水淹七军是关羽后期一场十分经典的战役,当时关羽利用雨季造成的水灾,将魏军困住,并且乘势进攻。最后取得了擒于禁,斩庞德,...
81
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杀孔融 说到这个孔融,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我们从小都有学习的。只不过关于这个故事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小编就不多说了,今...
155
李世民去世前为何要杀徐懋功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重,卧床不起;于是,他开始筹划自己的身后大事。李世民招来太子李治,对李治说道:“李勣勇武过人,富有韬略;此人能够对...
106
曹操刚入仕途就杀了蹇硕的叔父,他就不怕蹇硕报复吗? 曹操刚入仕途就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替他捏把汗的事。当时曹操用棒刑将皇帝身边的红人蹇硕的叔父给活活打死。可能很多朋友还...
119
刘禅在历史上,真的像影视剧中的那样昏庸吗? 说起刘禅,大家都会想到那个付不起的阿斗,其实在三国这样一个战乱纷飞的年代里,即使没有诸葛亮的辅佐,刘禅也统治了蜀地30年,只...
115
郦食其是一个怎样的谋士?为刘邦献计却被张良阻止 郦食其是刘邦身边的谋士、说客,不过郦食其和张良、萧何相比,还是少了一分稳健和远见。但郦食其性格狂放,很对刘邦的脾气,...
188
慈禧为什么没有模仿武则天?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武则天了,的确,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承认的女皇,正是武则天,她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了。不...
102
朱元璋为何要处死功臣徐达的妻子? 说到朱元璋就不得不说他这个人杀功臣的事情,真的是太让人觉得绝望了,最近还有一件事情大家有说了很多,话说这个朱元璋在请功臣徐达喝酒,...
83
宋太宗赵光义如何处理民事 连丢猪案都亲自处理 在古代,普通百姓想要报官,或者有冤情需要申诉,可以通过敲击登闻鼓立案。不过这种事基本都是各地知县处理,皇帝不会亲自出手...
191
秦国统一全国后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说到春秋战国,大家都知道,最后是由秦国统一了全国,其他六国均被秦国灭亡了。那么秦国再统一全国之后也是准备了很多,而且也是进行了一次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