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夺城计谋是自己想出的,还是吕不韦暗中相助
甘罗因12岁拜上卿出名,他出使赵国,不费一兵一卒就帮秦国拿到数十座城池,难道甘罗真的是百年一见的神童?或许甘罗能有这样的成就和吕不韦有关。一位12岁的少年根本没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权利,他和赵王谈判的筹码应该是早有人替他准备好的,那这段历史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甘罗如果真有如此才能,那他长大后应该会大有作为,但关于他的记载仅仅停留在小时候,这点令人怀疑。
甘罗的祖父名叫甘茂,是大秦帝国十一功臣之一,十一功臣之中不乏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等人,以此可见甘罗的出身较高。甘罗在很小的时候便做了吕不韦的家臣,担任少庶子的职位。秦王政三年(前244年),吕不韦想派兵攻打赵国,以扩大他在河间的封地,同时派遣了蔡泽联络燕国,希望联合燕国共同攻打赵国。
经过了蔡泽在燕国的不断游说之后,燕王喜派遣了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而秦国为表示诚意,准备派遣大将张唐出使燕国做国相,以便联军攻打河间。张唐收到吕不韦的命令后,认为“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吕不韦因为张唐的拒绝非常郁闷。正在这个时候,甘罗出现了,并且问清楚了吕不韦缘由,于是说自己有办法说服张唐去燕国。吕不韦最初根本就不相信一个12岁的孩子有办法,怒斥甘罗:“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甘罗听后说:“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几句话说得不卑不亢,于是吕不韦派遣了甘罗游说张唐。
甘罗见到张唐后说:“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张唐回答说:“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紧接着问:“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紧接着甘罗说的话就让张唐惊出一身冷汗:““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甘罗说出这几句话后,张唐不寒而栗,迅速地同意了吕不韦的建议,很快去了收拾行李,准备燕国。
张唐行程定下来之后,甘罗再次出场,对吕不韦说:“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吕不韦看到甘罗还行,于是上报给了秦王政:“昔甘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这时候的秦王政15岁,听说这个同龄人这么有才,于是便召见了他。这次召见之后,秦王政对甘罗的印象也不错,于是便答应了吕不韦的要求。
到了赵国后,刚登基的赵悼襄王亲自到郊外迎接,甘罗对赵悼襄王说:“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赵悼襄王说:“闻之。”然后甘罗就切入正题,问他:“闻张唐之相燕与?”赵悼襄王当然也知道了。为了让赵悼襄王同意让张唐过境,甘罗跟他说:“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赵王一听感觉可以,燕国弱小,和秦国联合后一定能打下不少燕国的土地,于是同意了甘罗的建议,并且送给了甘罗5座河间地区的城池。
甘罗回国后,燕太子丹被送回燕国,赵国便有恃无恐地攻打燕国,由于秦国坐视不理,所以赵国一口气打下了燕国上谷30座城池。事成之后,赵国还送给了秦国11座城池,甘罗也因此兵不血刃的帮助秦国得到了16座城池而被封为上卿,地位相当于丞相。
值得一说的是,甘罗游说赵王时,许诺赵王只要割让河间之地,秦国便放回燕太子丹,并且坐视或者帮助赵国攻打燕国。这种关系到国家战略的计划,年仅12岁,又只是吕不韦门客的甘罗基本上根本不可能做得了主,所以这应该是吕不韦的意思。从此后甘罗再无记载来看,甘罗有可能只是传了个话,否则以他的才能绝不会仅仅是流星一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