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母暗沙,南海宝藏
近几十年来,南海领土领海主权争端似乎从未停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都虎视眈眈、挑衅不断,甚至实际占领了一些岛礁,令人愤慨。
我曾十分疑惑,这些国家本就拥有超长海岸线,甚至不乏一些被海洋环绕的岛国,还要抢中国的岛礁,怎么能有如此贪婪、无耻的行径?
详细研究地图才知道,这些国家的确有他们憋屈的一面,例如,驾船出海打渔时,出港一个多小时即进入中国控制的海域。
中国在海上划分的“九段线”,形如一堵虚拟的墙,压制着临海诸国最关心的海权。好比从自家门口进出,必须紧贴院墙和角落,而不能昂首阔步地从正面走。
曾母暗沙便是十分典型的案例,这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长期代表着中国的最南端。
它到马来西亚城市巴林基安的直线距离不足100公里,到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的直线距离不足300公里。它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距离却远达1900多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的距离。
当然,可怜不是有理,曾母暗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整个南海都是如此。
▲曾母暗沙的地理位置
曾母暗沙位于南沙群岛南端(3°58′20.08″N,112°16′53.08″E),广义的曾母暗沙是由曾母礁丘、八仙暗沙和立地暗沙组成的一组群礁。
曾母礁为主礁,由礁核和礁翼两部分组成,形如纺锤,面积2.12平方米。
顾名思义,暗沙藏在海面以下的暗处,是一种表面沉积有砂砾、贝壳等松散碎屑物质的暗礁,略低于低潮线,或于低潮线相平。
曾母暗沙最浅处水深17.5米,因而,为它拍照需要潜入水下,在海面上只能看到一片汪洋。卫星遥感图像可以通过一抹乳白色隐约辨识它清浅的特征。
古时,中国人在航海领域有着极高的成就,曾母暗沙早在很早以前便为人所知,当时或许没有命名,也或许被遗忘。“曾母”之名,使人觉得它可能来自某位曾姓航海者的母亲,但这种猜想大错特错。
直到近代,有位名叫James的英国探险家来到曾母暗沙,并将其准确标记在海图上,为了纪念James,英文名被定为James Shoal,如果放到现在,可能会被翻译成“詹姆斯暗沙”。
后来,法国逐渐取代了英国在南海一带的势力。1935年前后,法国筹备让自己在南海的权益成为既定事实,当时的国民政府当机立断,宣誓了对南海的主权。
宣誓主权不能凭一张嘴,必须要有印证材料,由于国民政府难于派船出海考察,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所以就将英国海图为我所用,岛礁的名字大多音译,James Shoal被翻译成“曾姆滩”,新中国成立后尊重了原有译法,并结合其地理属性定名“曾母暗沙”。
▲曾母暗沙卫星遥感图像
在这件事上,当年国民政府的坚定与果断值得称赞,只因中国长期虚弱,没有足够的能力捍卫如此遥远的领土主权,才让隔海相望的一众国家趁虚而入。
1949年后,海洋权益仍旧是一大难题,为此,1956年和1988年,中国同越南爆发了海战,有力维护了主权和领土完整。
随着中国国力军力日益强大,周边国家调整了战略,从武装侵略变成地痞流氓,鼓励手无寸铁的渔民到中国海域捕鱼,无中生有地将中国海域石油开采权卖给其他国家,又或者将一艘破船搁浅在中国海域的暗礁上。
毕竟用军舰轰渔民很残暴,和外国石油公司交涉又引入了第三方,还变成了商业上的事。不过,中国对此反应很强烈,几番交涉下,多国援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将中国告上国际海洋法庭。
显然,毫无结果,中国拒绝出庭,也不承认裁决。因为中国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之一,但附带了条件。
众所周知,如今国际通行的领海划分以陆地为基准。大陆或岛屿低潮线是为领海基线,由此向外12海里内属领海,完全由沿海国家行使主权,不得擅闯。
12至24海里叫毗连区,外国船只航行自由,沿海国家可以执法;200海里内是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家可支配其资源。
那么问题来了,南海诸多岛礁里,像曾母暗沙这样的暗沙不在少数,它们并没有出露海面,自然无法确认领海基线。
可公约制定时已经发现了类似问题,许多国家历史上早已开发某片海域,不能用新规推翻固有权益。公约谈判了很久,最后,各国达成妥协,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愿意缔约,但附带条件,原有海域遵从历史原则。
这样一来,对曾母暗沙等一众暗沙,以及周边海域的占有和主权是毫无争议的。
▲渔政310船曾到曾母暗沙宣誓主权
除了有种心理上的憋屈,周边国家更觊觎曾母暗沙一带丰富的资源。
最传统的当属渔业,也是古代中国人最早开发的内容。曾母暗沙地处热带,渔业资源虽不及冷暖洋流交汇的知名渔场,但也称得上丰富。
石斑鱼、鲅鱼、红鱼、金枪鱼等产量很高,海参多达19种,且质优味鲜。海人草、麒麟菜等海藻则是化学和医药不可或缺的原料。
据调查,南海是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最多的区域之一,预测储量高达300亿吨。其中,曾母暗沙海域则是南海油气储量最多的区域,开发价值非常大。
一旁的小国文莱,就在不远处偷偷摸摸地非法开采着石油,以至于将自己从一个穷国变成了一个富国。
此外,这里可能还潜藏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锰结核、磷矿等,堪称“聚宝盆”。
▲曾母暗沙附近海域珊瑚礁
在眼前的资源之外,曾母暗沙的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当年中国人下南洋,此处如同鲜明的路标。这片临近赤道的海域,不但清浅,更少有惊涛骇浪,在无垠的海面上显得亲切。
时至今日,曾母暗沙依然把守交通要道,从马六甲海峡而来的船只,多要从两侧水道同它擦肩而过,只是当下还不具备人员驻守的条件。
有消息称,中国此前研究过在曾母暗沙吹沙填海造陆的方案,因其沙质松软,施工难度大,所以暂时搁置。
不过,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资金实力的壮大,填海造陆或建设海上平台在未来也许可以实现。也有一部分人建议,在北部100余公里的琼台礁造陆,短时间内可以满足对曾母暗沙海域的常态化巡航。
刚刚投产的新型水陆两栖飞机,从广东省大陆沿岸起飞,4小时内便能飞抵曾母暗沙,交通的改善为岛礁开发鼓足了勇气。届时,这里可以长期驻军,并满足海事、海监、海警、渔政、气象等人员现场办公需要。
有了基地,旅游业就有了平台。南海旅游是一个价值洼地,开发潜力巨大,曾母暗沙有着中国最南端的响亮名号,水下存在珊瑚礁,想去现场观光的人群一定不少。
当然,保护与建设并重,人造岛礁只是落脚点而已,对绝大多数暗沙区域应予原样保留,游客乘船或潜水观赏。如条件具备,可以营建水下酒店、研发观光潜艇。
或许不远的将来,曾母暗沙将不再只是地图上的一串符号,而变成人们心目中鲜活而绚丽的形象。
(文内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