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世名窑之哥窑
中国瓷器之美,颠倒众生。其中,宋代作为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将宋瓷神韵与中华文明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各负盛名,各有其彩的五大名窑之列,哥窑身披层层面纱,尤为神秘,至今仍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哥窑青釉弦纹瓶(图自故宫博物院)
出身神秘
一直以来,哥窑都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神秘而有趣的存在。
从元代的《至正直记》,至明代的《格古要论》《遵生八笺》,再到清代的《博物要览》等文献,皆可见哥窑的痕迹。
明代陆深《春风堂随笔》曾指出哥窑的来源:“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
哥窑青釉鱼耳炉(图自故宫博物院)
现今有一说法指出,哥窑是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其烧造年代为南宋中晚期,产地为浙江龙泉。
但由于后世的文献关于哥窑的记载常是零零散散,近年来的考古资料与史料记载又不能一一对应,有些甚至南辕北辙,至今仍未发现哥窑的窑址。故而,哥窑的身世扑朔迷离,一时难有定论。
目前流传于世的哥窑器皿大多源自清宫旧藏,被学术界称为“传世哥窑”,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等馆。
独特印记
哥窑造型古朴,追求端庄,多仿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常见的器皿有鼎式炉、簋式炉、贯耳瓶等,也有盘、碗、洗、罐之类。
总的来说,哥窑瓷器细致、精美,胎色以紫黑色、铁黑色为主,黄褐、土黄、深浅灰等色调皆有。乳浊釉的釉面中,隐约可见如“酥油”般的光泽。釉色较淡,有米黄、粉青、月白等色,尽显沉厚细腻、滋润丰腴之态。
哥窑青釉八方碗(图自故宫博物院)
细分之下,三个词便可概括哥窑背后的艺术与工艺魅力。
一是“润泽如酥”。哥窑的瓷器釉层较厚,釉内常含气泡。一个个如小珍珠的气泡,密集排布在器物表层上,颇有“聚沫攒珠”之美韵。气泡经光的照射,使得釉面光泽莹润、泛酥油光,如同凝脂,故谓之“润泽如酥”。
二是“金丝铁线”。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哥窑瓷器在焙烧冷却后,其釉面便会形成裂纹。网状开片的釉面,或层层重叠如冰裂纹,或条条细密成小开片。开片的颜色有不同,其色浅呈黄色的,便如金丝;色深呈黑色的,便若铁线。两者交错交织,极富美感,俗称“金丝铁线”,亦有称“百圾破”或“百圾碎”。
对于哥窑的开片纹路,明代《格古要论》中曾有记载:“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哥窑的开片之精美,亦有古人赞言:“观之无向,折之无痕,自然延伸,如惊鸿暗渡,去留无痕。”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图自故宫博物院)
三是“紫口铁足”。哥窑烧造使用的土质含铁量较高,烧胚后,器物的口部边缘因釉薄而呈紫色,底部没有涂釉便显出瓷胚原本的铁黑色,故又有“紫口铁足”之称。
此三个标志性的特征,彰显了哥窑瓷器的外在特色,是专属哥窑独一无二的印记,也成为后人辨别真假哥窑瓷器的重要依据与方法。
艺术传承
哥窑瓷器的工艺、造型、纹饰,皆有宋瓷深沉朴素、柔和优雅之意境,是宋代经济发展历史与社会文化形态的艺术象征。
正因这独特的艺术文化魅力,后世仿烧哥窑之举从未间断。
据考古发掘的实物来看,景德镇御窑厂在明代宣德年间已成功仿烧哥窑瓷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达到兴盛。一些地方窑受哥窑瓷器影响,也曾结合当地实际烧造出颇具地方特色的开片釉产品,如江苏宜兴窑、广东石湾窑、福建漳州窑等。
哥窑青釉贯耳瓶(图自故宫博物院) 哥窑青釉贯耳瓶(图自故宫博物院)
当今,众多专家学者认为“叶氏哥窑”制瓷作坊所烧造的哥窑艺术成果最具代表性。
2014年5月份,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叶氏哥窑的六件瓷器精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参加了国家文化部与法国文化机构联合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2014年6月至9月,叶氏哥窑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举行的传世哥窑传承展上,展示了传世哥窑的技艺特征,并展出了一百多件仿宋哥窑作品,向广大社会群体普及了众多有关哥窑的文化知识与烧制艺术。
承载着哥窑文化独有的中国魅力,叶氏哥窑制瓷技艺研究成果将史书中记载的哥窑之美推向世人,使得哥窑之名又见辉煌,哥窑文化的深厚内涵得以重现,从而填补了宋代哥窑真品在当今中国瓷器中的一大空白。
千年之后,再揭开面纱,光照之下的哥窑,真乃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