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另立皇帝反抗司马懿的王凌,究竟是否为忠臣?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凌(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凌重大事件之七——谋立曹彪
针对司马家族的三次反抗,史称“淮南三叛”。三次反抗都发生在淮南一带,绝非巧合。篇幅所限笔者无意进行全面分析,在此仅简单指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司马懿的作为军事统帅,主要在雍州、荆州两地,从未染指过东部的扬州。作为第一次反抗司马家族的主谋,王凌正是意图以扬州兵力为依托。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次叛乱的经过。
说起王凌谋反,先要说到令狐愚这个人。此人是大将军曹爽的长史,而且是王凌的外甥。在之前的孙礼篇笔者讲过,孙礼是曹叡钦定的曹爽府中长史,却因为太过刚正而不受曹爽待见,被打发去做了扬州刺史,后来让令狐愚接任长史。
作为大将军府的长史,自然是曹爽眼中的大红人,令狐愚、王凌这甥舅二人可谓旗帜鲜明地站在曹爽阵营。后来令狐愚担任兖州刺史,王凌则统辖整个东部战区,势力连成一片。
《三国志·王凌传》载:舅甥并典兵,专淮南之重。
正始九年(248),王凌更是升迁为司空。虽然三公在三国时期通常作为德高望重的老臣一种荣誉,并无实权,但王凌这个司空却打破了长期惯例,以三公身份继续统兵在外。大家通常都认为司马懿能活,凭借寿命长才熬死了诸多对手,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王凌比司马懿还大七岁。位至三公而仍手握重兵,王凌的声望、地位、权力简直使他成为司马懿的天然对手。不过在曹爽掌权期间,王凌当然只是二线人物。
正始十年(249),高平陵事变爆发,曹爽被杀,其党羽也被一网打尽。这场事变得到很多曹魏老臣的支持与同情,被视为一场拨乱反正、匡扶魏室的正义之举。作为同出并州一系之人,加上王凌的权势不小,所以司马懿进封王凌为太尉,假节钺,并继续让王凌统率扬州前线部队。
历史学家对王凌反叛的动机其实很有争议,有说王凌忠于魏室的,也有说王凌想当司马懿第二的,两派都有自己的理论。咱们姑且看看事件的经过,再来判断。
曹爽及其党羽纷纷被杀,虽然这件事起初大快人心,魏国朝廷上下大多持支持或同情司马懿的态度,但是王凌、令狐愚从一开始就反对司马懿。
《汉晋春秋》载:淩、愚谋,以帝幼制于强臣,不堪为主,楚王彪长而才,欲迎立之,以兴曹氏。
在《三国志》及相关史料中,还有王凌、令狐愚跟曹彪之间秘密往来的记载,一些谶纬学说、天文异象、预言歌谣等等,以及王凌之子王广劝说父亲不要逆大势而动的记载。总而言之,成败两面的宿命论在这场叛乱中都有许多征兆,笔者认为这些大多是后人附会,涉及司马家族的史料文饰部分需要客观看待。
然而当年十一月,令狐愚病死。正逢令狐愚的部下杨康在京城汇报工作,听说令狐愚突然死了,心中慌乱,竟然把造反密谋和盘托出。司马懿得知大惊,然而王凌毕竟位列三公又掌握兵权,自己这边立足未稳,不敢轻举妄动。再三考虑,司马懿决定采取对待曹爽相同的策略——忍。
司马懿这边只是按程序委任了新任兖州刺史,对王凌一切照常,假装不知道。王凌因为不知杨康高密,仍旧紧锣密鼓筹备造反事宜。当然,这时的司马懿早已布置下眼线,王凌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中,只等王凌自己送上门。
《三国志·王凌传》载:三年春,吴贼塞涂水。淩欲因此发,大严诸军,表求讨贼;诏报不听。淩阴谋滋甚,遣将军杨弘以废立事告兖州刺史黄华,华、弘连名以白太傅司马宣王。
这段史料充满了黑色幽默,把司马懿的阴险狡诈展露无疑,细细读来让人背后直冒冷汗。
王凌借口东吴堵塞河道而向朝廷要求增派军队,司马懿没有批准。此时王凌仍未察觉异样,决定继续行动。王凌派部将杨弘前往兖州找到刺史黄华,要求联合起兵,结果黄华跟杨弘却联名向司马懿举报王凌造反。
这段记载笔者认为,真实情况与表面上看有所差别。
首先,王凌谋划推翻司马懿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准备了足足两年。作为久经宦海沉浮的老臣,王凌不可能冒失地派不可靠的手下与不可靠的盟友联络。也就是说,在王凌的概念里,杨弘与黄华都是造反同党,联络举事是正常行动。
然而,这两人实际上早已倒向司马懿,不管王凌怎么折腾,只要计划还停留在纸面,两人就陪着演戏;一旦王凌有实质动作,两人立即报告司马懿。
这波操作,司马懿简直把王凌当猴耍,所有知情人都在看猴戏,可怜七十九岁高龄的王凌一直被蒙在鼓里,将近两年时间精心谋划的造反从开始就只是一出猴戏。
更可怕的是,猴戏,还在继续。
王凌重大事件之八——事败身死
嘉平三年(251)四月,司马懿一面下令赦免王凌、写信安抚王凌;另一面却集结大军迅速向寿春进发。如果说这是司马懿麻痹敌人的策略,倒也无可厚非,然而后续的表现完全是第二幕猴戏。
且说司马懿大军突然出现,王凌在盟友、部将反水的情况下自感独木难支,于是乘着小船向司马懿请降谢罪,主动送上印绶、节钺。司马懿见到王凌自缚请降,赶紧派人给王凌松绑,而且亲自好言安慰,甚至还把印绶、节钺还给王凌。
这一番举动把王凌整得晕头转向,以为司马懿会宽大处理。这不能怪王凌,毕竟司马懿这种友善行为,任谁都会觉得性命无虞。
《三国志·王凌传》载:宣王承诏遣主簿解缚反服,见淩,慰劳之,还印绶、节钺,遣步骑六百人送还京都。
王凌知道谋反可是大罪,对自己能否活命还是心里没底,于是又叫人向司马懿索要棺钉。这个意思就是,给棺钉就还得死,不给就可以活命。司马懿一改之前的友善,真的把棺钉给了王凌。
《魏略》载:淩自知罪重,试索棺钉,以观太傅意,太傅给之。淩行到项,夜呼掾属与决曰:“行年八十,身名并灭邪!”遂自杀。
年将八十岁的王凌,就这样在司马懿的多轮耍弄之后服毒自尽。王凌、令狐愚均遭夷三族,他们计划拥立的楚王曹彪也被迫自尽。“淮南三叛”的第一叛就这样兵不血刃地落幕了。
笔者之前提到过,对于王凌谋反是为匡扶魏室还是为自己,观点历来无法统一。仅就笔者个人而言,认为王凌确属忠臣,并无取代司马懿专权之意。
首先,王凌年纪过大。王凌比司马懿大了足足七岁,如果说司马懿在六十多岁时通过隐忍战胜曹爽,后面还能有足够时间给子孙铺路。可王凌以近八十岁造司马懿的反,从现实角度讲荫及子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君不见,平定王凌反叛的两个月后,司马懿也病死了。更何况王凌长子王广非常反对父亲造反,与司马家族的情况完全不同。
其次,王凌的言行。
《干宝晋纪》载:淩到项,见贾逵祠在水侧,淩呼曰:“贾梁道,王淩固忠于魏之社稷者,唯尔有神,知之。”
这是王凌在项城见到贾逵庙而发出的呼喊。贾逵、王凌两人是至交好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何况万念俱灰的王凌见到老友之庙宇。贾逵以对曹魏之功绩、对百姓之恩德得到后世修庙供奉;王凌想到自己死后只能落得身败名裂,以反贼之名遗臭万年,怎能不无限悲怆?此时的言语,笔者相信是发自真心。
最后,王凌的政治生涯都是在地方为官,即便后来位置三公,也从未在朝廷待过,始终在扬州前线指挥军队。如果王凌真想取代司马懿,至少在朝廷中要培植足够的党羽,否则仅靠淮南地区的地方派系,根本无法对其他地方军政大员产生号召力。
即便雍州的郭淮、荆州的王基等人都与王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别忘记,这些人同时也是司马懿的基本盘。由于同出并州士人集团,王凌的潜在盟友跟司马懿高度重合,但号召力又远比不上司马懿,毕竟司马懿恰好长期在雍州、荆州担任过军事统帅。在经历过司马懿专权之后,地方势力会否支持王凌,全是未知数。王凌一旦执意专权,根本不可能像司马懿一样拥有足够时间布局,到时面对的将是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的局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王凌造反的出发点只是想铲除司马懿而已,无意专权。至于王凌最大的疑点,造反不以清君侧为名,却直接另立新帝,是历来怀疑王凌动机的最大论据。
关于这点笔者想说,王凌确实犯了个大错误。接续上面王凌缺乏朝廷中央影响力的观点,既然现状如此,那么另立新帝另组朝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曹彪是曹操之子,是曹芳的爷爷辈,这样的人有可能被王凌轻易掌控吗?如果要当权臣,当然是要找个小皇帝才好。
再者说,另立皇帝的行为要比清君侧还要恶劣,是完全不给自己留后路的行为,可王凌在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情况下,没有选择拼到最后,却径直单人投降,也是心中无愧于天下的表现。就算司马懿大军突然出现,王凌自措手不及,但久经沙场的他选择投降,我相信更多的是不忍淮南军民遭受无谓的牺牲,心中无愧才能坦然。
结语
败者为寇,造反失败的人,有一千种失败的理由供后人分析。
回想王允诛杀董卓,却没能避免汉王朝进一步滑向深渊,甚至王允的一连串错误才直接逼反凉州军团,落得兵败身死。数十年后王允的侄子王凌再次试图拨乱反正,却遭遇了比董卓难缠不知多少倍的司马懿,未发一兵一卒即败亡。同样充满争议的叔侄二人,我想,匡扶王朝的出发点也应该差不多吧。
至于争议,只要三国历史存在,那就仍会永不停歇地争议下去。
好了,关于王凌到这里就讲完了,但三国人物还会继续写下去,感兴趣的朋友敬请点击关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