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硬汉杨在葆

热血硬汉杨在葆

牛年正月的第二天,大师哥杨在葆猝然离世。追悼会上,他夫人陈老师对我说:“兄弟,别哭,在葆最见不得流泪的汉子!”

圈里的人都知道,杨在葆是条硬汉。我和他都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虽前后相隔30多年,但在葆不让我叫他老师,自称“师兄”。我俩曾同在电影局审查小组共事数年,之前又都在上影厂工作过,说话投机,用他的话说就是“咱俩能尿到一个壶里去”。不过,我生性怕事,审片中碰到难题,大家争论时,我瞻前顾后,打圆场,杨在葆便瞪大着牛眼,指着我的鼻子:“你小子,左右逢源抹稀泥?没门儿!”

我知道,他是骂我没有坚定地站在他那一边,现在看来,他是对的。他对有些刻意暴露社会阴暗面的电影极其反感,常嚷嚷:“我们文艺工作者,吃爹的饭,喝娘的奶,这国家就好比咱爹娘,谁家爹娘没点儿毛病和缺点?你没事儿老把那破门帘掀开,让人看你爹娘身上有几个疮、几个疤,你不也是丢自己的人吗?”

他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吃过苦,受过难,他对新中国的那份感情,很深,很深。

杨在葆1935年6月15日生于安徽宿县一家富裕农户,儿时有机会读书,而且是在公立学堂,受过正规教育,因此,杨在葆身上除了农人特有的淳朴,更有几分书生气质。不幸的是,他少年丧父,后来家道中落,读中学时,连学费都是亲戚和四邻省吃俭用资助的。

1955年,杨在葆远离家乡报考“上戏”,身材魁梧的他往考场上一站,像一尊黑铁塔,院长熊佛西教授说:“他可以演坦克兵。”

后来的杨在葆没在银幕上驾驶坦克,但他却与“兵”结了缘。他演过的角色,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兵”,如《红日》中跃马横刀的石东根、《白求恩大夫》中骁勇善战的徐连长、《从奴隶到将军》中饱经风霜的罗霄……杨在葆有“兵”的性格,刚直不阿,宁折不弯。为此,艰难岁月中他先被押到奉贤审查八个月,后又被人诬陷,关进牢房四年半,历尽苦难却不屈不挠。老导演舒适刚出“牛棚”,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但同情和欣赏杨在葆,冒着风险请他主演《江水滔滔》,杨在葆穿着海魂衫,目光炯炯,步伐铿锵,又显铁骨风采。

杨在葆是1959年毕业分配进上海青年话剧团的,不久,与同乡师妹夏启英结为夫妇。调入电影厂后,先后有《这是我应该做的》《年轻的一代》《代理市长》《双雄会》《血,总是热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佳作,揽“百花”,捧“金鸡”,正宗的双料“影帝”,可他却说:“别叫我‘影帝’,我就一糙人,什么帝啊、后啊,都长久不了,你看那十三陵里头,没几个长寿的。我还想活到一百二呢!”

2005年,在葆老师获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庆功会上,《红日》中张灵甫的扮演者舒适也同场领奖。舒老前辈九旬出头,腿不利索,双目失明,杨在葆一见,快步过去搀扶。登台时,杨在葆蹲下身子,托起舒适的脚,一步一步挪上阶梯,他怕老人失足踩空。在葆老师说:“整整30年前,我出牢房,舒适老师‘扶’了我一把;今天,我也70多了,能扶老爷子一把,也算尽学生对老师的一份孝心吧!”

杨在葆有爱。发妻病故后,老岳母坚决叫女婿再找个合适的人,后来,他和八一厂演员陈丽明缔结良缘。50多岁时,在葆老师又添千金。小女儿的出生,给他找回了逝去的青春。拍片之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和爱女疯作一团,可谓一老一小,两个活宝。

退休后,在葆老师投身大量的无偿公益活动,乐此不疲。一次当评委,他直言不同意某男星获奖,拍案疾呼:“我知道我这一张否定票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是你们可以直接写上:‘杨在葆坚决不同意’!江平,你把我这话给这小子传过去,因为他演戏不走心,卖帅;生活中像个妈宝、娘炮;做起广告来尽是胡扯淡;出个场,后面跟七八个人,前呼后拥,目中无人……我不怕得罪他,但我怕他得罪观众啊!我这是爱护他。他要是我儿子,我非揍他不可!”

提到儿子,他愣了一下神,说不下去了。那阵儿,他儿子患尿毒症不治,撒手而去。杨在葆从没跟任何人说过。前年,一次下基层慰问,在葆老师恰坐我身边,我问他的子女都在做什么工作。他咬了咬嘴唇,叹了口气:“儿子不在了……不说了,准备演出吧。革命流血不流泪。上台!”

相关推荐

​科技到地头 农民得甜头

80

科技到地头 农民得甜头 本文转自:贺州日报 科技到地头农民得甜头 ——钟山县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助力农民增收速写 □何木保 莫天保连日来,在钟山县红花镇桃加村委杉木寨村,金灿...

​新番推荐:暑假7月新番嗨不停!

​新番推荐:暑假7月新番嗨不停!

190

新番推荐:暑假7月新番嗨不停! 不知不觉六月即将过去,7月即将到来,是否让这个暑假不留遗憾呢?2019年7月新番汇总,让你这个暑假畅游动漫的世界中,快来看看有哪些好看的动漫...

​岘港巴拿山·云端上的法国小镇

​岘港巴拿山·云端上的法国小镇

137

岘港巴拿山·云端上的法国小镇 巴拿山海拔1482米,是越南著名的高原避暑胜地,早在法国殖民统治期间,法国人就在此建造了大量别墅城堡、度假村、歌剧院、酒窖等。此外这里拥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