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享有“军事家”称号的只有36人,36位军事家排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建军以来,在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多位文韬武略、运筹帷幄的统帅,更有许多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仅1955年至196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就有1614位开国元勋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在众多将领中,享有“军事家”称号的只有36人,可谓凤毛麟角。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军委两次审议确认了36位军事家的名单。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过程中,在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主持下,有关部门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多年来众多高级将领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正式确认了33位军事家。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基础上编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过程中,1994年8月经中央军委审议,又确定增补3人为军事家: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这样,被称为军事家的共计36人。
毛泽东
1、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周恩来
2、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朱德
3、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北洋时期,曾被授予勋五位、三等文虎勋章、陆军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期间,被国民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军衔及抗战胜利勋章,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唯一同时指挥过国、共军队的军事统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邓小平
4、 邓小平(1904—1997年),四川广安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彭德怀
5、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号石穿,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彭德怀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国防及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他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原则,始终保持坦荡的革命胸怀,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极其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之本色,一直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尊敬、爱戴和怀念。
刘伯承
6、 刘伯承(1892—1986),原名刘明昭,四川开县人(今重庆市开州区),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刘伯承同志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兢兢业业,奋进不息,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历史功绩和优秀品德将永远彪炳史册。
贺龙
7 、贺龙(1896—1969),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陈毅
8、 陈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文革期间,不顾自己的安危,毅然挺身而出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1968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罗荣桓
9、 罗荣桓(1902—1963) 原名慎镇,字雅怀,湖南省衡山县人,中国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党、国家和军队卓越领导人。在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有罗荣桓故居和罗荣桓元帅纪念馆。
徐向前
10、 徐向前(1901—1990),原名徐象谦,字子敬,中国山西五台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
聂荣臻
11、 聂荣臻(1899—1992),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终年93岁。
叶剑英
12、 叶剑英(1897—1986),原名宜伟,字沧白,广东梅县人,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叶挺
13 、叶挺(1896—1946),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阳区客家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是享誉世界的政治家、军事家。
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国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1988年,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1989年11月,经中央军委确定,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
杨尚昆
14、 杨尚昆(1907—1998),重庆潼南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早年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共党员,后赴苏联学习。回国后在各个时期担任党政军重要职务,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贡献。1988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李先念
15、 李先念(1909—1992),湖北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毕生奋斗,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爱戴。
粟裕
16、 粟裕(1907—1984),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湖南会同人。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与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等职,指挥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5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以及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徐海东
17、 徐海东(1900—1970),原名元清,湖北黄陂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黄麻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务,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中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1970年于河南郑州逝世。
黄克诚
18、 黄克诚((1902—1986)),湖南永兴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家,大将军衔。1955年09月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
陈赓
19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是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央特科重要领导人之一。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
谭政
20、 谭政(1906—1988),原名谭世铭,号举安。湖南湘乡人。他是党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早年参加秋收起义。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后被诬陷、监禁,文化大革命后担任中央军委顾问等。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8年于北京逝世。
萧劲光
21、 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将之一。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及以后均担任要职。以他为题材的电视剧有《肖劲光大将[2]》。
张云逸
22、 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人。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百色起义、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7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张云逸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关心人民,爱护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正如毛泽东所称赞的:“数十年如一日奋斗不息,是模范的共产党员。”海南省文昌市有张云逸纪念馆。
罗瑞卿
23、 罗瑞卿(1906—1978),四川南充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早年入黄埔军校,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石家庄、太原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王树声
24、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麻城市乘马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多个地方军区司令员。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八、第九、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
许光达
25、 许光达(1908—1969)原名许德华,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大将之一。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于1969年6月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1岁。
许继慎
26、 许继慎(1901—1931年),安徽省六安市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杰出将领,军事家。先后参加黄埔军校两次东征,并历任工农红军叶挺独立团队长、营长和团参谋长,在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鄂豫皖特委委员、红11师长时在鄂豫皖根据地时期取得双桥镇大捷等一系列胜利。1931年11月在"白雀园大肃反"中被诬陷以"改组派"、"第三党"、"反革命"等罪名,杀害于河南光山白雀园,时年30岁。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蔡申熙
27、 蔡申熙(1906—1932),湖南醴陵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曾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起义部队师参谋长,红15军军长、4军10师师长、中共鄂豫皖军委副主席、彭杨军校校长、第25军军长等职。蔡申熙是红15军的主要创始人。其革命生涯虽短暂但轰轰烈烈,成为了革命事业中永恒的丰碑。
段德昌
28、 段德昌(1904—1933),字裕后,号魂,湖南南县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1926年6月毕业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政治部工作,在部队中宣传革命思想,期间介绍彭德怀入党。随后参加北伐战争。1952年,毛泽东为段德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书。1994年,中央军委将段德昌列为共和国历史上的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曾中生
29、 曾中生(1900—1935),原名曾钟圣,湖南资兴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先后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科科长、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武装工农部部长。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7年积极联合国民党左派,参加讨蒋斗争。同年9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冬回国,先后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科科长、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武装工农部部长。1930年9月,任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1932年,由于张国焘作战指挥方针的错误,鄂豫皖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遭到失败,曾中生在七里坪战斗中负伤。1933年9月,被张国焘逮捕。1935年8月中旬,张国焘派人将曾中生秘密杀害于四川西北部卓克基。时年35岁。1945年,党中央为曾中生彻底平反昭雪。
左权
30、 左权(1905—— 1942),字孳麟,号叔仁,曾用名左纪权,湖南醴陵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他协助指挥八路军,粉碎日伪军“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彭雪枫
31、 彭雪枫(1907—1944),河南省南阳镇平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1941年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他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为了纪念和歌颂彭雪枫,在河南省南阳镇平县城北隅修建了彭雪枫纪念馆。
罗炳辉
32、 罗炳辉(1897—1946),1897年12月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是一位从农民出身的普通士兵成长为统率千军万马、屡建战功的杰出军事家,是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是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总司令朱德为他题词:革命到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万古长存。
黄公略
33、 黄公略(1898—1931),湖南省湘乡人,红军将领、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2年秋,黄公略与李灿、彭德怀一起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回到湘军任连长。1926年7月,因在北伐战争中作战勇敢,黄公略被提升为国民革命军第2师第30团少校团副。1927年1月,黄公略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高级班。1928年7月,黄公略领导平江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1930年7月,毛泽东率领红4军、红12军同红3军会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黄公略所部直接接受中央指挥。1931年,蒋介石亲自督阵,带领30万大军,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黄公略在此役中不幸牺牲。
方志敏
34、 方志敏(1899—1935),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1]。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
2009年9月10日,方志敏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刘志丹
35、 刘志丹(1903—1936),名景桂,字子丹、志丹,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96年,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林彪
36、 林彪(1907—1971),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容、育荣、尤勇、李进。湖北黄冈人。中国现代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文革”中组成反党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开国中将、1988年上将、国防部长秦基伟(1914—1997)的悼词中也被称为“军事家”。
悼词中称为军事家的还有几位“无衔将军”:邵式平、何长工、伍修权、耿飚。这4人按战争时期的资历,1955年可评为上将。但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就离开军队,到中央或地方工作,而没有参加评衔。何长工、伍修权、耿飚后来回到军队,正处于两次军衔制之间,因此被称为“无衔将军”。
我军高级将领的悼词是经过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审定的,是盖棺论定性的权威评价。因此,从这种角度看,中国当代军事家的范围不仅限于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