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怎么写(图文讲解甲骨文的书写方法)
关于以甲骨文作为创作材料,进行书法创作,自清末已有之,然真正的涉及到甲骨文笔法、字法的阐述未曾真正讲明白。若以书法中的今、古笔法来写甲骨文,则欺古人;若以毛笔拟甲骨文的刀法,来写甲骨文则辱今人矣。史上,自甲骨文发现至今,甲骨文专家们写甲骨文书法的不少,如刘鹗、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王懿荣、潘主兰等。
罗振玉甲骨文联
王国维甲骨文联
潘主兰甲骨文
这些文字专家写甲骨文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以秦官方文字李斯的小篆笔法来写,一种借鉴于金文的铸造笔法来写。今人则多以今草之后的行草笔法来写。这些方法都是将甲骨文作为文字符号,以“我”之意写之,而未真正关注、探讨甲骨文本身线条特点及字法的特点。若
要把甲骨文当作书法来对待,并进行创作,首先要表现甲骨文本身的气质与特点,否则就不是甲骨文。譬如用西方乐器来表现中国民乐,不是那么个味道;又如用通俗歌曲的唱法来唱京剧。那么,我们分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甲骨文字本身的特点,以及从书法的角度来看所可借鉴的。注意,我们依据拓本所展示的书法视觉意味,而不关注原物。
甲骨文高清图1
甲骨文高清图2
一、造型特点。平常,多以结构与造型混淆的方法,来描述汉字的构造与部件。因为其部件在大篆之后,形状与结构基本上趋于统一性了。而甲骨文中统一风格的部件,却还可存在不同的个性状态。由部件组合而成结构,又非大篆后汉字的结构之意。因而,用造型来描述甲骨文的结构与形状可能更准确些。由于以特有的工具——刀,来完成所有的创作,其结构的部件则具有了特殊的属性。打个比方,就是现代灵活的机器人,灵活中有机械呆滞的属性。其灵巧处,犹如二十多年前流行的霹雳舞。
在刀与刀之衔接处,硬而有灵巧,熟稔的刀法在力度上与长度上恰如其分,将两个笔画刚好相连,又加上骨材质绵而脆的特性,使其在节奏处理上远远超过了后来毛笔的处理——灵巧与质朴的统一。从刀法上可以清楚的分析出刻手的文字造诣及书写地位高低。节奏处理不好的,绝非受器重者,因为刻的太少。节奏处理好坏,与字造型能力无关。我们欣赏一下精美的刀法节奏。
甲骨文丰富的线条
甲骨文刀法
其次,甲骨文字形,以方形(方笔)为主,亦偶尔用圆形处理。这亦与工具相关,以刀在骨上刻划,圆线易出偏刀(偏锋),要纠正偏锋粗糙则得双刀(复刀)来处理置,但甲骨文中鲜见双刀,大多是单刀直行,因而方形(方笔)见多。
二、线条的特点。书法根本的要素是线条,由线条而决定风格。我们从几组不同风格的甲骨文中,可知甲骨文在不同的风格之下,线条有不同的表现,但其共性也显而易见。
甲骨文字“牢”的圆形处理
甲骨文线条
①线条自然,朴质,起收有度。②侧锋线段与中横线段自然递变。③不过于强调起笔藏锋,但无露锋起笔。
三、可用的甲骨文字。基本方法是,甲骨文中没借用的就不要自造了,也不要用大篆小篆甚至部首代替。道理很简单,当初就不存在,任何添加,都不纯正。一些大学甚至砖家,用甲骨文集成长篇文章,甚至有用之写佛经,如有很多人以甲骨文写《心经》,至少你歪曲了《心经》之本意,于己有损,于人有害。
甲骨文另种风格
四、章法意象。甲骨文字,干净平和,节奏清晰,气质典雅。读之,如远古山林之空寂。这是其基调。①随势布局。刻字因骨之形状、走势而著字。字之行间距,若有若无,但基本成行以吻合阅读习惯。②字大小自然,因字而定,大则大之,小则小之。③互文(字组)运用,有的两字是因互文而产生,但更多的已形成了字组,提高了章法布局的方便与美观。④大面积留白,尽管是实用性的原因造成的,但也尤具情味。
甲骨文精彩的章法处理
甲骨文,严谨中有着自由。如果写的太严谨,就失去生动性,如果太随意,则少却了文静之质。需要把握好这个度。
最后几点小提示:①不易用生宣纸来创作。②线要有金石味。金石味不分中锋侧锋。③甲骨文章法很重要,写来如布散子的,就不叫甲骨文。④甲骨文是真正的“楷书”,其章法很值得写楷书者借鉴,别拿最简单的平衡关系——匀称来说事。要有大格局、大平衡。⑤甲骨文的线可资篆刻、行草书参考。
高清镜头下的甲骨文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