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从“文化教母”到被轰下台,她做了什么?老梁3字一针见血
于丹从“文化教母”到被轰下台,她做了什么?老梁3字一针见血。
文|维度
在文化知识界内,此前有一个人非常有名,她便是于丹,但是近几年她却几乎消失于荧屏前,很多观众都已经想不起这个人来,或许还有一些观众记得她之前的成功,那么到底于丹做了什么事,让她从堂堂的“文化教母”到后来的“众人唾弃”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2012年于丹在北大发生的事件,当时于丹正兴致勃勃地站在台上投入地演讲。却突然遭到观众的炮轰,让她下台,这件事当时震惊各界,虽说震撼,但好似很多人已经预料到会有此事的到来一般。
于丹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副教授,2005年因在《百家讲坛》中对论语的精彩讲解而为国人所熟知,以至于后来全国都争相学习《论语》,也因此让国人重新正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论语》重新得到关注,很多中国古典的诗词,以及逐渐因为互联网的兴起而日渐被取代的汉字,都开始蓬勃发展开来,所以可以说于丹在其中起到的传播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这次的传统文化热潮,背后也有着时代的推动作用。当进入了21世纪后,中国经济逐渐取得一定成就后,首要抓的便是对文化的重视,而且此时国人对本土文化的追求也已经更上了一个层次,不再是只停留于物质表面了。所以央视于2005年推出的《百家讲坛》便是顺应了这个潮流。
在《百家讲坛》这个节目中,不仅有于丹的《论语》讲解,还有易中天的《三国》和阎崇年的《清史》解读,这极大满足了当时观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而且三位学者确实也是讲解的非常精彩,让《百家讲坛》叫座连连。
尤其是于丹,在《百家讲坛》和《文化视点》等节目中讲解《论语感悟》和《庄子心得》,获得了一众的好评,让于丹的当代知名文化学者的称号更响亮地与她相连。但是物极必反,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正是因为有于丹去极力地推崇类似《论语》及《庄子》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重新活跃于国人的视野,也因此才有更多学者去研究属于本土的精髓文化,而不是孜孜不倦地钻研国外的文化,于丹让传统文化重新活了过来。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了解到,于丹的错误与缺陷。
就像有学者说,于丹是“嫁”给市场的人,已经不是纯粹的学者了。你的心不纯洁了,那么做的一切事情就都不会一心一意,一切已经开始混沌了。于丹屡次在讲座中讲错一些文化知识,如她在一档节目中对《得失有道》的讲解,竟然把王安石领导的“熙宁变法”讲错,变成了“庆历变法”。
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要是一个平常人也就罢了,毕竟不是很了解,可是作为一个资深学者,竟然把这么浅薄的知识讲错,那还有什么资格将高深的文化?这可真是刷新了观众对她的认识。其次,除了自身原因,还有外部的原因,随着电视的逐步大众化普及,很多商家都推出了更多具有娱乐性的电视节目。
对于于丹这类只单谈文化,中规中矩的节目,难免觉得枯燥,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可能相对来说会比较难接受,所以也就逐步导致这类纯文化节目的没落。
关于于丹成为了“文化骗子”,小编觉得梁宏达的解释很准确,他认为:讲废话“于丹都是端着肩膀讲话,讲的都是正确无比的废话。”这话确实说的到位,也解释了于丹落败的内部原因,大众的文化肯定要简单易懂的,可你偏偏端着架子,在那里高谈阔论,跟我瞎扯淡,那我也不必理会,谁会没事理会一个专讲废话的人!
对于于丹的陷落,其实也从中看出了中国国人的教育水平,知识涵养的一步步提升,对文化的更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