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旅游和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探讨跨界旅游和产业融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跨界旅游和产业融合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旅游产业不再只是单纯地为游客提供服务,而是通过与其他领域的产业合作,创造更多的体验和价值。例如,酒店和音乐产业的合作,可以为游客提供音乐主题客房和音乐会等活动。此外,旅游业还可以与体育、艺术、文化等产业合作,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
1、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表现?
优质回答1:
1.产城(镇)融合型。围绕中心城镇和中小城市建设,在城市郊区建设科技型、生态型农业,推动现代都市农业与城市生态涵养保育相结合。推动农业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发展,带动加工、包装、运输、餐饮、金融等产业,促进产城(镇)融合、产城(镇)互动和农村繁荣。
2.产业链延伸型。如依托我市的“四大名果”、蔬菜、食用菌、水产品等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农业内部融合型。培育推广加工专用型品(苗)种,加强优势蔬菜、果品、畜产品、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标准化建设;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推进种养加一体化发展。
4.功能拓展型。加强产业链横向拓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会展、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优秀农耕文化、农业主题公园等,支持农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水乡渔村等农林渔各类休闲农业示范创建。
优质回答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加收入。
在表现形式上,可以采取以农业为基础,向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顺向融合的方式,如兴办产地加工业、建立农产品直销店、发展农业旅游;也可以采取依托农村服务业或农产品加工业向农业逆向融合的方式,如依托大型超市,建立农产品加工或原料基地等。
优质回答3: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信息进村用户工程实施范围扩大,农村信息综合服务能力也不断提升。据介绍,目前中国已有20.4万个村建立了益农信息社,旨在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等服务,打通城乡数字鸿沟。官方预计,未来两三年80%以上的行政村都将建立益农信息社。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互联网+农业’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屈冬玉表示,有关部门正深化实施“宽带乡村”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地区电信普遍服务,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已明显改善,2017年底中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6%。
优质回答4: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信息进村用户工程实施范围扩大,农村信息综合服务能力也不断提升。据介绍,目前中国已有20.4万个村建立了益农信息社,旨在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等服务,打通城乡数字鸿沟。官方预计,未来两三年80%以上的行政村都将建立益农信息社。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互联网+农业’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屈冬玉表示,有关部门正深化实施“宽带乡村”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地区电信普遍服务,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已明显改善,2017年底中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6%。
2、为什么要进行跨界旅游?
一、收入提高,注重生活享受
国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是出现跨界旅游的前提条件,人们不再局限于吃穿等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更愿意去去外面的世界寻找精神方面的需求。很多人将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旅游,跨界旅游也成为国民消费的一大热点,这样一来既享受了旅游所带来的乐趣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门户增多,服务安全周到
跨界旅游往往在不同于传统的单风景观赏,还包含着其他游乐项目的进行。各大旅游门户在旅游的热潮中不断发展,专业的旅游网站以及互联网平台的搭建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有关旅游的便利。而且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质量好价格低的跨界旅游服务商,这使得人们的选择面也更加广泛。
三、政策支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在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的冲击下,但我国出境旅游仍然保持着平稳的增长,这表明了其中潜在的经济增长动力。于是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跨界旅游的市场监管与优服务质量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很多评价高的跨界旅游的带领下,国内外不同地区的文化及特色风俗也在不断进行交流传播。
走出国内进行跨界旅游已经成为大众很为普遍的选择,而其中的原因也在于很多方面。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于精神享受的追求,信息网络所搭建的旅游门户为大众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旅游方式。同时国家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人们也在此机会下扩大对本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3、跨界旅游的典型产业?
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一系列相关行业的统称,是以旅游者为对象,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涉及的相关产业包括餐饮业、旅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景区业、零售业和娱乐服务业。 国内旅游市场是全国旅游市场的主力军,无论从人数还是贡献的旅游收入来看,都是旅游业主要的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较快提高,我国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已经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成为增长最快的居民消费领域之一。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监测数据显示,2010-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逐年增长。2011年增速波动较大,达到25.58%,为2010-2017年最大增幅;2012年以后旅游人数增速趋于平稳,维持在10%左右;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50亿人次,同比增长12.64%。
4、公共型旅游接待业是什么?
1、按接待功能划分
传统型旅游接待业: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内部交通。
新型旅游接待业:邮轮、汽车营地、民宿。
跨界旅游接待业:会展旅游接待业、特色小镇旅游接待业。
2、按接待对象划分
普通旅游接待业:向旅游者提供住宿、餐饮、游览、休闲等服务为主的接待业。
商务旅游接待业:在普通旅游接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展览、会议、考察、咨询等服务的接待业。(包括会展业,其特点是专业性和高端性)
公务旅游接待业:具有定向性,不向市场开放的特征。
5、旅游产业升级,高端旅游人才短板如何补齐?
首先整理一下这个问题,高端旅游人才指的是什么?
经济研究导刊17年18期《“十三五”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中一文介绍到,针对旅游业发展的短板与瓶颈,开展旅游项目管理人才、旅游产品开发人才、旅游新业态经营人才、旅游跨界融合人才、旅游高端服务人才等五类亟须旅游人才的重点培养。
个人感觉,“高端”一词具有地域特色,需要适合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在整个旅游产业链的方方面面,随着人们需求增长加快,新开发的旅游航线增多,对于一些东南亚国家,例如柬埔寨、越南等,去那里旅游的中国人增加了,对于当地侨胞而言,他们懂说汉语,在原先那个国家的导游行业中,他们便成了高端服务人才;对于我们国家,很多旅游热门城市早已开发齐全,这时候,人们的需求不再仅限于跟团游,便推出了精品小团、独立导游等多种服务,像我之前去泰国玩的时候,就选择了“小团+自由行”的方式。
再回到问题,如何补齐?以下个人有几个观点:
教育。旅游项目、酒店管理等相关的学士学位,目前搜到瑞士、葡萄牙等国家有相关大学的课程,国内倒不常见,可以考虑设置一些这类学科。
平台。(1)各类分享型互联网平台应该多鼓励个人发表旅行相关的攻略,很多“驴友”的经验,完全不比老导游差,只不过没什么利益驱动他们去发表撰写或者没有好的平台去帮他们推广而已。不仅是流量倾斜,还包括金钱补贴,对于非常有作用、点击率高、阅读、点赞量大的指引应予以嘉奖,这方面公共部门应或发布政策规定或直接补贴相关费用,否则就会出现平台为了赚钱,设置阅读限制,只给“交了钱”的会员流量,真正有用的攻略却被屏蔽,这一点,很多目前的大平台都做得非常不好,这也是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不得不去赚取利益的机制作用,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的平台,却因为没有得到“广告费”而难以为继。(2)各类本身就具有机票酒店预订的平台,考虑新增“社交功能”,这个时代,哪个平台能把功能做得越齐全,越能增加客户黏性,如果这个客户又为平台花钱又能帮平台引流,那就相当于“免费的高端旅游人才”,关键得看这个平台带给这个客户什么好处。
暂时想到这些,如有未尽事宜,再补充。感谢!
以上均为原创,如有雷同烦请及时沟通,比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