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什么夫妻关系,就什么命
作家马德说:“真正推动爱情的,不是浓烈的爱,而是琐碎的光阴。”
诚然,当一个人走进婚姻之后,柴米油盐、孩子父母在等着自己,自己的命运,表面上是“自己一手操控”,其实是家庭在推着自己走的。
一段好的婚姻,让一个人如虎添翼,若不然,便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琐碎之中,命运或好或坏。
当一个人到了中年,就会明白,什么夫妻关系,就什么命。
01
第一,夫妻未雨绸缪,能避祸,能接福。
三国时,魏国有一个大臣叫许允。结婚那天,他掀开新娘阮氏的盖头,发现一张丑脸,顿时就打消了入洞房的想法。
过了几天,许允在朋友的劝说下,走进了洞房。
阮氏问:“男人有多方面的德行,你呢?爱美色,不爱德行,怎么说?”
许允忽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改变态度,善待妻子。
许允担任吏部郎时,因为任用了同乡,被人检举。魏明帝很生气,派人把他抓起来。阮氏跟在身后,大声说:“对于贤明的君主,要讲道理......”
在皇宫里,许允依照妻子的话,陈述自己的观点:“我按照孔子的建议,任用自己了解的人;我任用的人,都很称职。”于是,魏明帝把他放了。
许允升职了,做了镇北将军,高兴地说:“我真的太幸运了。”
阮氏说:“从此,就有了灾祸,别说幸运。”
不难发现,许允之所以能够在关键时候保全自己,能够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和妻子的“警示”密不可分。
男人遇到一个有大格局的女人,在人生的拐点上,能够得到女人的忠告,虽然声音有些刺耳,但是可以趋利避害。反过来说,女人遇到一个有大格局的男人,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夫妻,既要劲往一处使,也要在关键时候,使出“反作用力”,打消对方的恶念,把对方从邪路上及时回到正道来。
人生如棋,走一步看一步是庸者;走一步算三步是常者;走一步定十步是智者。
只要夫妻共谋一盘棋,那么每个人都走一步,就是两步,轻轻松松超越一大批人。
02
第二,夫妻恩爱包容,家风正,世代兴旺。
三国末年,魏国一个叫周浚的官员,外出打猎,遇到了大雨,就在李家避雨。
李家做了好酒好菜招待周浚。李家的女儿络秀打扮成仆人,帮忙做饭。
周浚从女仆中,一眼就发现了络秀,并决定娶她。
络秀生下三个儿子——周顗、周嵩、周谟。
周浚忙工作,络秀忙着教育儿子。
络秀常常告诉儿子:“李家很卑微,但那是我的娘家,如果你们不善待李家,我这个母亲,就什么都指望不上......”
到了西晋初年,周顗、周嵩、周谟都做了大官,显赫一时。周顗历任太子少傅、吏部尚书等。最可贵的是,李家人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周家人团结友爱。
自古以来,就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经营模式。
既然是夫妻,就要说“我们”,而不是“你的我的”。这样做,两颗心,就会变成一颗心,时时刻刻都能心有灵犀。
夫妻的感情越好,娘家、夫家都能得到关照,双方的长辈都会得到供养。儿女会从父母的身上,学到什么。这样的家庭,一代更比一代强。
03
第三,夫妻自私自利,多半家散、人离。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农民夫妻,生活很穷,却一直行善积德。他们感动了天上的神仙,还得到了一只会下金蛋的弟。
每天都可以得到一枚金蛋,夫妻因此建了新房,丰衣足食。
有一天,妻子突然想到,悄悄拿几个金蛋去娘家,万一离婚了,自己还有退路。为了不让丈夫发现端倪,她决定杀弟取卵。
可悲的是,弟没有了,蛋也没有了。夫妻的关系,变得很糟糕。
只要夫妻感情好,你的就是我的,如果关系变坏了,分清楚了“你的、我的”,也就离散伙不远了。
决定夫妻关系的,往往不是金钱,而是自己的认知。很多夫妻,不是物质匮乏,而是精神贫穷。
存再多的私房钱,也会用完;要是夫妻闹离婚,打官司,私房钱还得掏出来。
很多夫妻,在结婚之前,就要做好财产公证,结婚之后,长期采用AA制。看起来不错,但多少有“互相防备”的嫌疑。
因此,对于财产和感情的分配,要慎之又慎,一开就要有百年好合的准备,而不是半路分开的准备。
04
夫妻关系的改变,需要习惯。
任何一种关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岁月、财富、环境而改变的。
养成了互敬互爱的好习惯,夫妻一起白头,一起享福,也就很现实了。
其一,每天一个拥抱,表达鼓励和赞美,化解疲惫和心累。
其二,一个人很忙,另一个人想着帮忙,谁都不做局外人。
其三,常常示弱,就像棉花一样,化解对方的怒气,让冬天也变得温暖。
其四,有些隐私,不知道比知道更好,心灵上的距离,很有必要。
一个人的时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两个人的时候,宁愿自己挨饿,也让对方吃饱。夫妻感情好,喝粥也是福。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