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眼睛的特点_猫头鹰眼睛视野
用“眼球”来描述猫头鹰看似又大又圆的眼睛还真不合适,而且不光“眼球”这个词有问题,就连又大又圆也不准确。
说大没有问题,因为猫头鹰单只眼睛的重量就占它们体重的1%到5%。
简单计算一下,一只2000克的猫头鹰,其眼睛大约是20克到100克(品种不同,重量有异),人类体型比猫头鹰大得多,但单只眼睛只有大约8克,要用百分比来说,体重60千克的人,眼睛只占他身体重量的不到0.015%,因此猫头鹰是名副其实的“大眼睛”。
猫头鹰的眼睛大归大,但真的不圆,只是暴露在外的眼角膜看起来圆而已,它们的眼睛其实是管状。
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猫头鹰的眼睛,先从“活”的看,想要看到活猫头鹰的眼睛形状,得从它们的耳朵“下手”,轻轻掰开猫头鹰的耳朵,就能看到包裹着眼睛的管状巩膜骨了。
再从“死”的看。
在猫头鹰头骨的骨骼上,我们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到圆环状的巩膜骨,它其实起到了保护猫头鹰眼睛的作用,既为眼睛提供支撑,又避免它们从高处俯冲而下时,眼睛承受的压力过大而变形。除了猫头鹰以外,鸟类也具有环形巩膜骨,起到同样的保护作用。
相信你听说过猫头鹰的头可以旋转270度,可能也对它们的头能够上下颠倒有耳闻。
有人说这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周围的情况,然而,这其实是猫头鹰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它们管状的眼睛根本转不动啊!
无法转动有什么问题呢?我们拿人类的视野和猫头鹰做个对比。
首先相同之处,猫头鹰和我们的眼睛都位于面部的正前方,所以二者都拥有双目立体视觉,也就是两眼能够同时看到一个物体,而不像眼睛位于面部两侧的动物,两眼各有各的视觉区域,面前还有盲区。
再来看差异,人类的眼球可以转动,视野范围为180度,双目视觉大约140度。
而猫头鹰的管状眼睛无法沿着任何一个方向转动、移动,它们的视野范围也就相对较小,大约为110度,双目视觉约70度。
虽然眼睛不会转使得视野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幸好,猫头鹰有14节颈椎,脖子自然比只拥有7节颈椎的我们灵活许多。
另外,猫头鹰的枕骨大孔比通过其中的血管直径大得多,所以它们在转动头部时不会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
二者共同作用,也就弥补了猫头鹰管状眼睛不会转动的不足。
事实上,猫头鹰的视力是出了名的优秀,准确地说,我们需要在是视力前加上一个限定词:夜间。
但这并不是说它们的日间视力不佳,只是为了不让眼睛受伤,同时需要休息而已。
大多数猫头鹰的瞳孔收缩能力有限,白天为了避免光线伤害眼睛,就只好将眼睑闭合,有的直接闭合上下眼睑,有的则只是用第三眼睑盖住角膜,无论哪种方式,都会让它们看起来像是没睡醒一样。
只有雕鸮、东方角鸮等个别猫头鹰,强光照射时能将瞳孔缩小到针尖大小,从而在白天也保持优秀的视力。
通常情况下,一旦入夜,猫头鹰的瞳孔会随着周围光线变暗而放大,以便充分发挥瞳孔的作用,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睛,加上它们视网膜中用以感光的视杆细胞较多,也就能在黑暗中辨别出猎物的一举一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夜间王者”。
不过,猫头鹰视力的优秀与管状眼睛关系不大,至于为什么会长出管状眼睛,至今还没有准确的说法。
有一种猜测认为,管状眼睛是为了给猫头鹰的大脑留点儿生长的地方,因为如果真是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球,那本来就较小的头骨内,留给大脑的空间真的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