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这件翡翠蝈蝈白菜,造型精美不逊于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很高兴接着给大家分享一些博物馆馆藏国宝的故事,今天是第八期,今天我们聊一下中国民间知名度最高的文物之一:翡翠白菜的故事。
在祖国的宝岛台湾有一家著名的博物馆,叫做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在台北故宫中价值最高的文物可能争议很大,但是名气最大的一件文物却绝对就是翠玉白菜了。
这颗翠玉白菜来自于清末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随嫁品,这颗白菜就材质、年代、价值而言,并不能算得上顶级的国宝。但是这颗由翠玉所琢碾而成的白菜与真实白菜简直一模一样,而且当时高明的工匠因材制宜,将白玉雕刻为洁白的菜身,翠玉雕刻为翠绿的叶子,在菜叶上还雕刻了两只昆虫。这两只昆虫可不是纯天然、无公害、无农药的意思,而是寓意着多子多孙的两种昆虫:螽(zhōng)斯(蝈蝈)和蝗虫。白菜象征着姑娘家的清白,也寓意家庭的合美;
正是因为白菜很接地气,寓意也很接地气,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所以这件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厘米 的翠玉白菜就成了民间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谁都想去看看。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国内的天津博物馆,却也馆藏有一件可以跟台北这件翠玉白菜相媲美的翡翠蝈蝈白菜。
天津博物馆所藏的翡翠蝈蝈白菜也是清代的作品,这件翡翠白菜材质上稍有不如台湾的翠玉白菜,出了白绿二色,还多了灰黄,但是当时的工匠匠心独具,大胆地把原本应该是缺陷的黄色进行巧雕,反而将白菜天然的感觉给写实地表现出来。因为太过写实,这棵翠玉白菜还得到了一个“冻白菜”的绰号。
天津博物馆的这件“冻白菜”高19.4厘米,宽14厘米,重约2公斤。白菜下部分为灰黄相间,伴有褐色斑,其上的叶脉分明,叶片翻卷,形象逼真,刀法简约。作者利用菜心处材质的翠绿色,雕刻有两只蝈蝈和一只螳螂,这三只虫子好像在边爬边啃菜叶,栩栩如生。
可以看到,虽然在整个清代,翡翠白菜加上多子多孙的蝈蝈已经成为了常见的搭配;但是对于雕刻者的巧思妙构,也让人叹赏不已,这件翡翠白菜的技法,在整个清代玉雕中都是顶尖的存在。
说起这件翡翠蝈蝈白菜,还有一个有趣的来历。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俱兴,一切工作都正在逐步的走向正规。1950年的时候,天津的文物工作者们偶然在当时的财政部的食物储藏库中发现了这颗以假乱真的翡翠白菜。随后天津市将这件文物划拨给了当时的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到了1957年,这件文物再一次转给了新成立的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等到2004年,天津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合并,这就是今天的天津博物馆。于是这件翡翠蝈蝈白菜就成为了天津博物馆的宝贝之一了。
为什么白菜的造型会在清代大受欢迎呢?主要有下面几个理由。
一、谐音
白菜的谐音就是“百财”,含义就是“百财聚来”。不论是对于官员、商人还是普通百姓,求财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项目。
白菜叶子的“叶”字,又和事业的“业”字谐音。有了翠玉白菜就是意味着事业有成、成家立业。
二、清白
白菜的颜色是帮白叶青,寓意做官的一清二白,做人的清清白白。于是翠玉白菜的造型深受官员和女性的欢迎。上面说的台湾故宫的翠玉白菜就是光绪妃子的陪嫁之物,象征清清白白。
据说在慈禧太后的随葬品中,还有两件极为精美的翡翠白菜。但是随着东陵大盗孙殿英的破坏性盗墓,让这些随葬文物沉寂民间,下落不明。目前能见到最精美的两件翡翠白菜就是馆藏在台北故宫和天津博物馆的这两件了。
如果有去不了台湾也想一睹翡翠白菜的朋友,可以去天津博物馆看一看翡翠蝈蝈白菜的真容哦。
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