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总部新址(董小姐独家万科总部大重组)
万科又来「搞事情」。
董小姐独家获悉,万科总部改革一锤定音,近日对内宣布调整总部组织架构,撤销万科总部全部部门设置。
另成立三大中心,分别是:事业发展中心、管理中心、支持中心。
1、事业发展中心包括战略与研究、投资管理、业务运营管理、营销管理、设计管理、海外业务管理、境内资金管理、境外资金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开发中心等职能。
2、管理中心包括财务管理(包含核算、财务运营、内控)、财务共享、成本管理、资产管理、投资者关系、人事管理、人才培育、税务、董事会事务、宏观研究、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应用开发等职能。
3、支持中心包括信息管理、重大事项跟进与督办、行政与会务、品牌、媒体、党群社工、公共事物、法务、监察审计、名誉主席事务等职能。
据董小姐了解,万科总部新成立的三大中心都设置了合伙人,共分四个层级。
第一层级的集团合伙人是万科诸位副总裁级高管,设立了三位牵头合伙人主要负责三个中心。
事业管理中心由万科首席运营官张旭负责;
管理中心由万科首席财务官孙嘉负责;
支持中心由首席风险官王文金负责。
第二层级的中心合伙人大多是万科总部原来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
第三层级执行合伙人包括近26位总部相应职能板块的业务骨干;
第四层级合伙人即总部的普通员工。
就上述变动细节董小姐也向万科方进行了求证,得到了确认。
这样一来,万科总部形成了一个新的决策体系: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总裁祝九胜——3大中心负责人等高管——中心合伙人——26位执行合伙人。
这里插一句,万科曾在股权大战之际,设置了一个七人核心决策层。这七人决策均上报郁亮与祝九胜,权力影响至今。
七人中有三位便是如今总部三大中心的负责人:张旭、孙嘉、王文金,还有四位是四大区首刘肖、张海、张纪文、王海武。
这就引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自从这两年万科的区域实体化以来,很多人认为总部的多位领导们存在感不是特别强,风头都被四大区首抢光了。
现在看来,好像事情的走向也不完全是这样。
不管是地方战场坐镇者,还是高层堡垒筹划者,都是这些年对万科发挥过或正在发挥重要作用之人,他们就是此刻「万科分量」的象征。
乍一看,像是万科总部之前部门的职能转移,重新打散分类,新瓶装老酒。但其实,意义并非如此简单。
基于万科总部这么大动静的组织架构调整,董小姐谈几点感想:
一、权力扁平化。
裁撤部门,合并职能线,可以精简总部架构,更扁平化管理,或许也能变相减少一部分总部人员。
毕竟,在万科,地方人员一度总爱拿总部人员的清闲开玩笑,嫌总部人比事多不够忙。
万科的组织重塑还在进行时,集团总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不断下放权力给地方,仅仅把投资、财务、人事等大权抓在手里,其余业务都由地方自己做主,充分倾听来自一线的炮声。
现在,伴随着最新总部改革的推进,这样的状态还会持续下去吗?
二、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反应?
表面上看,将总部的各个部门撤销,职能条线打散分类,是一次物理变化。但是,这其中也隐藏着万科希望总部出现的化学反应。
三大中心的成立,从侧面反映出,原先总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摩擦力还是很大的。
在改革之前,万科总部有12个部门,各部门平行,条块分割,关注点更多在于部门职能全面存在,而不是一切服务于业务顺利展开,相互博弈的时刻也不少。
如今,三大中心的设置意在打破过去的条块分割。未来,不仅各个中心内部需要减少沟通壁垒,三大中心之间也需要产生更多的关联。
简单说,万科总部职能分散多年,现在是要一起做合力。
三、美军思路。
这样的总部改革会成为万科区域,乃至地方公司照此改革的前奏吗?
董小姐之所以这么预测,是因为这次万科总部的三大中心很像是学习美军的思路,打破部门藩篱,打破科层组织,本质是围绕房地产开发流程重新调整了业务组织。
比如,新成立的事业发展中心包含的投资、运营、营销、设计等业务,简单说,就是搞生产,如同作战部队,发动机。
管理中心包括财务、人力、信息化等,就等于是管钱管人做提效,给后勤支援。
支持中心主管品牌、法务等职能,就是做服务,敲边鼓,好比摇旗呐喊的啦啦队。
而万科总部之前各部门平行、分离的情况,在万科很多地方,至今依然如此,甚至博弈更甚,尽管各地的组织重建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如今,总部已经迈向了中心化管理,地方继续组织重建,跟进改革或许也是大概率事件,至少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看点。
不过,假如区域和地方公司都设立三大中心,人还是那帮人,怎么理顺各个中心的关系是个问题,各中心内部的沟通成本甚至矛盾,短期内不会立马消失。
比如事业管理中心里面,像设计、营销业务,一直是过去吵得最凶、利益诉求相斥、相互之间摩擦力最大的业务。
四、新铠甲。
理想的设想是,在新的管控模式下,万科或许就有能力为自己前往三四线城市之路上打造一副新铠甲。
万科很多城市公司的组织架构更像是一个小王国。
如果各区域乃至各城市公司都设置三大中心。那么,日后,万科各城市公司可以只负责作战,各中心相互支持,这样就能精简团队去三四线城市,权责清晰,分工也更明确。
当然,以上是最理想的一种设想。
鉴于万科在行业里的地位,它在组织架构和人事方面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经常被业内同行关注、借鉴。
因此,这次总部架构大重组,可能同样会在业内引起大面积的讨论与反思。
总部重组究竟是一次物理变化,还是一次即将蔓延到全万科上下的化学变化,可以拭目以待。
数月之前,董小姐曾撰文万科正在搞一场极具冒险精神的「起立坐下」计划,披露万科正在用特种部队模式重塑它的业务。
短短几个月,总部大改革又出台,二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是替代还是升级呢?讲真董小姐真有点看不懂,反正,万科的事无小事,请高人来指点。
无论如何,期待万科的新改变,
PS:万科总部动静,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和董小姐交流~
PPS:董小姐是《财经》杂志记者,此文参见《财经》报道《独家:万科总部大重组》,作者董文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