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直隶总督是什么官(直隶总督相当于什么官职)
清代各省中,直隶因在天子脚下的畿辅重地,故直隶总督较其他省为重,位列封疆之首。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直隶总督手握重兵,军事色彩很重。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直隶共驻扎了多少兵马,直隶总督的嫡系部队又有多少?
直隶总督的不同之处
直隶总督的设置情况是比较复杂的,经历了由朝廷直辖到地方统辖的过渡时期,从职官设置到总督职权都可以看出直隶与其他省的不同特点:
一是清初各省均设有布政使和按察使,惟有直隶不设,仅在省的边界地区置口北道一人专门负责民政,并兼山西布政使。
又设置大名巡道,通永、天津巡道和霸昌、井径巡道,分别兼河南、山东、山东按察使衔。直到雍正二年直隶总督定制时,才正式设置直隶布政使和按察使;
二是直隶起初不设提督学政,仅派一名督学御史巡回督察视学,后改称为顺天学政,实际上仍由朝廷直辖,岁科两试选拔人才的大权操控在朝廷手中,直隶总督对此无直接管理权;
三是自直隶总督定制后,直隶一直不设巡抚,督抚同城相互监督相互牵制是清廷控制地方的一种手段,直隶距京城不远。
总督之所作所为都在京官的众目睽睽之下,不设巡抚,便于总督统一事权,避免了督抚同城相互掣肘之弊。
直隶一省的兵力情况
清代的总督、巡抚在全衔中都有一个“提督军务”,比如直隶总督全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
但是这“提督军务”是个很笼统的概念,包含有节制、监督、考核等多重意思。
按照督抚的分工,统兵是总督的专责。直隶总督统兵除了弹压地方以外,还担负着保卫京师的重任。所以清代历朝皇帝对此十分重视。
比如嘉庆十六年,嘉庆皇帝巡视保定,曾赐直隶总督温承惠诗一首,其中有“三资辅为政,屏藩卫帝京”之句。这表明皇帝对直隶总督统兵保卫京城格外关注。
既然直隶的地位最重,那么全省共驻扎有多少兵力呢?熟悉清史的读者都知道,清代的军队主要分为两个系统,即八旗与绿营。
有清一代,全国的总兵额大致维持在80万人左右,其中八旗约20万,绿营约60万。
又,八旗分为京旗和驻防八旗,兵力配置大致也是各10万左右。京师有约3万左右的绿营兵,其他的分驻各省。
尽管直隶总督是不能节制八旗驻军的,但为了让读者朋友有个大致了解,还是有必要讲一讲直隶的八旗驻防情况。
直隶省的八旗驻防共有四处:直隶小九处、热河、密云、山海关。直隶小九处是个大概说法,具体是指九个地方,即宝坻、采育、东安、沧州、保定、固安、雄县、良乡、霸州。这九个地方兵力配置不多,官兵各53人,共477人。
热河因是皇帝行宫,所以级别很高,设都统一人,八旗常驻人马大约在8000人左右;密云设副都统一人,辖八旗马步兵1800人左右;山海关设副都统一人,辖八旗马步兵约1200人左右。
此外在张家口也设有都统下辖马步兵约6000人,但主要针对的是蒙古地区,固不计在内。这样算下来,直隶省的八旗驻军大约有11500人左右,位居各省之首。
再来说直隶的绿营兵情况。据《清史稿》载,直隶一省的绿营兵额是:康熙年间30700人,乾隆二十九年为39420人,道光二十九年为41335人,同治、光绪年间为42810人。中间值大概在4万人左右。
直隶绿营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提督2人(直隶提督、古北口提督)、总兵7人,统辖提标4营,节制7镇兼辖河屯1协3屯等营;直隶提督、古北口提督归总督节制。
7总兵分别是:马兰镇总兵,辖镇标2营兼遵化等营;泰宁镇总兵,辖镇标2营兼紫荆关等营;宣化镇总兵,辖镇标3营天津镇总兵,兼独石口、多伦诺尔2协;天津镇总兵,辖镇标2营兼河间、大沽2协,务关等营;
正定镇总兵,辖镇标2营兼固关等营;大名镇总兵,辖镇标3营兼开州协、大名城守营;通永镇总兵,辖镇标2营兼通州、山永2协、北塘等4营。
直隶总督虽然位高权重,对全省文武都有节制权,但唯独没有调兵权,这是鉴于历史上藩镇割据的教训,朝廷为了防范地方大员尾大不掉不授予调兵权。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直隶总督也有自己的嫡系部队,称为“督标”,可以随时调动。全国各省总督、巡抚都有“督标”和“抚标”,各省人数不同。
直隶总督设督标4营(每营500人),这2000绿营兵是总督的护卫军,驻扎在省城保定,平时保卫总督及衙门的安全,如果地方发生小规模的民变或匪乱,无需请旨可以随时弹压。
以上介绍的主要是清中期以前的基本情况,至于晚清时期内轻外重,督抚专权,兵为私有,自然又是另外一个情形,这里就不多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