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有什么特点(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一、对现代教育的反思
从工业革命至后工业革命期间的现代教育在近300年来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确实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是,在人类社会当今这样一个转型期,它的偏执与弊端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了。
从工业革命至后工业革命期间的现代教育在近300年来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确实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在人类社会当今这样一个转型期,它的偏执与弊端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了。
当今世界以大班制学校化为主流的现代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教育的“共性一致化”。
这体现在教育的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等诸多方面,虽然各国、不同地区都有诸多差异,但在根本上却很少有本质上的差别。
这种教育模式非常类似于机械制造中的“标准件”生产,即同一型号的螺丝钉或零部件可以在不同机械中做相应的互换,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同一类人才,也可以在同一国家乃至不同国家的相应行业的相应岗位上互换。
然而,在大量人为的、重复性劳动被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之后,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将迅速消失,在发展过程中,不少所谓“新兴行业”也将被其后的新兴行业所取代。
因此,终身性的行业将越来越稀有。面对如此趋势,以“共性一致化”为特色的现代教育出路何在?这是当今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共性一致化”教育虽然为近300年来的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漠视了人的个体差异,因而也压制乃至扼杀了不少可以成为优秀人才的学子。
二、现代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教育大变革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更加广泛。
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一共发生了四次产业革命,第四次产业革命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标志。
第四次产业革命已经影响了许多领域,整个社会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而在教育领域,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影响也日渐凸显,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教育业务开始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MOOC、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教学系统(ITS)、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也迅速发展,物联网已经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教育管理三个方面给教育提供了相应的支持。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提高教育的效率,降低教育投入的成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可以预见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未来学校的特征
如今已是21世纪,在工业时代应运而生的学校化大班制的教育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现在的需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学校都面临着革新。
1、未来学校更像是一个“学习中心”
打破固化的学校组织形态及封闭的办学体系
“互联网+教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把最不可能共享的资源实现共享,这就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互联网+教育”与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渗透,封闭的办学体系将迅速打破,现行的大班化中小学将逐渐被灵活多样的教育组织形式所取代,面向未来的传统学校界限的消失将成为必然趋势。
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新型“学校”。未来的教育不再是一所所封闭式的学校,而是一个所有人教育所有人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更有利于人性化的教育、定制化教育、服务化的教育。
专业资格认证和技术能力将挑战传统学历、学位,未来社会更注重有操作性和适用性的东西。
2、未来的学校将打破固化的组织形态。
开放大学、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来组织学习;
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提供灵活的教学安排,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期或者固定的课程结构;打破现有的学制,加强不同学段之间衔接,更好地满足当代学生自主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富有选择、更有个性、更加精准的教育。
3、学校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也会随之变化。
学生将会更多地参与到学校的组织管理,各项学校事务都应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成为有主体意识、道德情操、国家意识和世界精神的健全公民。
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增加家长和社区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促使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学校与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为学生创设多元融合的育人空间。
3、未来学校就是“云教育实践场”。
“云教育”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学习效率问题,未来教育一定会建立一个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互通的共用平台,学校通过平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大数据时代,由市场化形成的大数据接口与学生数据API接口应用将广泛得到重视。
而服务于终身学习和学习个性化和学习行为支持的各种柔性教育的信息系统将得到开发和应用,翻转课堂、在家上学、社交网络以及教育行为信息系统可视化的研究,将如显微镜的发明一样,将变教育学为实证科学。
4、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结构
传统的教学结构建立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之上。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班级授课制强调标准、同步、统一,尽管难以照顾个性差异,但却为机器大生产培养了大量的符合特定标准的产业工人。
为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但是,当人类社会全面迈入信息时代,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再适用。
重新思考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国际共识,这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教学结构的内在基础。
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课程,还可以选择上课时段,真正做到自主选择,一人一张课程表。
未来的教学将会打破固定的课时安排,跨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
围绕学生的真实生活重建课程体系,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私人订制的教育,这将成为未来学校变革的主导趋势。弹性学制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大趋势。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世界各国对于“未来学校”的探索与实践变得愈加普遍。
这些“未来学校”项目以21世纪技能的培养为目标,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通过开展个性化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未来的学校的变革将表现在:
1. 学校会成为学习共同体,不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学校而存在;
2. 开学和毕业没有固定的时间;
3. 学习的时间弹性化;
4. 教师的来源和角色多样化;
5. 政府买单和学习者付费将并存;
6. 学习机构一体化,学校主体机构与网络教育彻底打通;
7. 网络学习更加重要;
8. 游戏在学习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9. 学习内容个性化、定制化;
10. 学习中心小规模化;
11. 文凭的重要性被课程证书取代;
12. 考试评价从鉴别走向诊断;
13. 家校合作共育;
14. 课程指向生命与真善美;
15. 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学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每个时代的学校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新的时代必然会塑造出新的学校形态,学习空间、学习方式、课程体系、组织管理等都会发生新的变化。
尽管如此,但教育的本质并不会因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发生改变,教育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也不会变。
四、世界各国对于“未来教育”的发展动态
1、美国1996年最早提出未来教育计划
1996年,美国发布《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其行动纲领和总目标是:实现引领世界教育的目标,在设计和实施更加高效的教育系统方面成为领导者。
自1996年以来,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共发布了6个“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引领和推动了美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美国于2006年由费城学区和微软共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以“未来学校”命名的学校,即费城未来学校。
在这所学校里,没有纸笔和课本,学生借助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允许每位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进度。
2、新加坡的“智慧国 2015”项目
2006年,新加坡信息通讯发展管理局与新加坡教育部联合发起了为期十年的“智慧国2015”项目。
该项目在教育方面的具体规划体现为“未来学校” 计划,旨在鼓励学校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通讯技术手段,扩大学校教学和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的成效,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以面对未来的挑战。
3、俄罗斯的“未来教育项目”
2006年,俄罗斯以实现中小学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启动了“未来项目”。该项目实施的目的是改变中小学校机制,而非具体某一所和某一部分学校。
项目的主要特点是:立足现实的学校环境和现有的师资条件,通过改变教育环境, 更新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及管理形式,保证每个学生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从而使中学毕业生具备思考和理解的能力,确定行为目标的能力,社会行动的能力,开展交往和沟通的能力,以及能够理解别人并阐述个人思想的能力。
4、德国的“MINT友好学校”
2008年5月,德国在“MINT创造未来”联盟框架下设立了“MINT友好学校”的年度学校评选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评选活动和标杆学校的榜样效应鼓励学校促进数学、信息、科学和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
培养学生对于这些专业领域知识和职业前景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在学校中营造促进MINT学习的良好氛围,并加强学校之间以及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有关MINT教育的合作。
5、芬兰的“FINNABLE2020” 项目
芬兰(2011年12月)“FINNABLE2020” 项目,该项目由芬兰科技部、地方政府和相关基金会和企业组织资助设立,旨在促进建立能够打破传统时间、地点和人员限制的创新性学习生态系统。
在芬兰国内及国际范围内推动更具合作性的、基于ICT技术的21世纪新学习环境的研究和创设工作。
6、欧盟的“未来教室实验室”
欧洲学校联盟于2012年1月在布鲁塞尔成立了“未来教室实验室”创新项目。该项目是为了支持教与学的方式变革,呈现可以如何重新组织传统的教室和其它学习空间。
其主要功能包括:为欧盟30个国家教育部长的信息技术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7、法国的“教育数字化计划”
2013年6月,法国参议院通过了《重建共和国基础教育规划法》,启动了新一轮教育改革。在“面向未来的学校”中,明确阐述了法国面向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改革远景,即“大力推广数字化教学”。
8、日本的“超级高中”计划
为了培养面向未来的国际型高科技人才,2014年日本在“教育信息化愿景”的推动下开展了“超级高中”建设计划。
该计划在日本全国范围内设立200所超级科学高中示范研究基地学校,通过打造有效的云技术教育信息化平台来促进超级高中的发展,并进而带动日本基础教育改革。
9、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3年正式启动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成立了未来学校实验室,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学校教育的结构性变革,推动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创新。
为学校的整体创新提供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该计划得到了各地中小学校的热烈响应和广泛支持,四百多所学校组建了覆盖全国的“中国未来学校联盟”。
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出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