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汗到皇帝,阿保机凭什么?
文 / 子玉
历代王朝的创业者都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彪悍者,是能力、威望、实力的同时引领,但契丹的建国却绝对比传统的中原王朝更艰难,因为,它首先要解决的是将游牧部落转化为封建帝制的体制问题。所以,从可汗到皇帝的迭代,阿保机的逆袭之路堪称攀崖。
首先,阿保机能够成为契丹可汗是家族资源的积累。阿保机的父亲撒剌是迭剌部的首领,而迭剌部又是仅次于可汗家族遥辇氏。同时,迭剌部的权力还延伸到了契丹部族的核心,阿保机的伯父释鲁出任可汗的于越,管理契丹的军队。
而且,在阿保机父亲撒剌的经营下,迭剌部还开始了向农业、制盐业、冶铁业、纺织业的转换,很快在经济层面上领先于其他部落。
这就是阿保机成事的原始资源:以迭剌部为基本盘,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并具备武力优势。
阿保机个人也在担任可汗亲兵指挥官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和人脉,这些都是他后来纵横江湖的重要积累。
但拥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阿保机要想在契丹部族中脱颖而出还得积累军功,具备足够的威望。而契丹当时复杂的外部环境也给了阿保机施展的机会。当901年阿保机成为迭剌部的首领之后,他就在军事层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阿保机先是北征室韦、南讨奚族、进攻东北的女真,并与河东的李克用和卢龙镇的刘仁恭展开一系列军事角逐。
在军功的加持下,阿保机于903年被选为可汗的于越,成为整个契丹部族的军事统帅。
也就是说,此时的阿保机不仅是迭剌部的首领,同时还是整个契丹部族的军事统帅,只要他能够代表契丹部族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他就有代替可汗的可能。
为了实现地位的升级,阿保机给出的答案依然是军事征伐——
904、905、907年,阿保机连续三次北征室韦的黑车子部;
906年,两次进攻奚部落;
从903年到907年,阿保机每年都发起对卢龙镇的进攻;
907年,阿保机又代表契丹与河东的李克用进行谈判,双方暂时握手言和;
...
从这就可以看出,阿保机不仅主导了契丹部落的军事,还能代表可汗主持外交活动,能力和实力都已经对他向可汗之位的冲刺形成了助攻。
于是,907年,阿保机正式被契丹各部落选为了可汗。
是的,阿保机能够成为可汗不仅是家族资源的积累,更是能力的胜出,实至名归。但契丹的可汗是三年一选,阿保机要想继续出任契丹可汗还得面临巨大的挑战,那是对契丹传统的颠覆,是对契丹八部的绝对碾压,难度是相当的大。
910年,阿保机的第一个任期结束,他以个人的威势拒绝履行契丹的公选程序,继续留任可汗之位,于是就遭到了家族内部的反对。911年、912年,他的四个弟弟连续发动叛乱、策划谋杀,想要颠覆阿保机的地位,但都没有成功。
913年,当阿保机的第二个任期结束后,他依然拒绝履行契丹传统进行公选,于是就遭到了弟弟、叔父以及迭剌部内部许多人的联合武装反叛。
阿保机遭到了内部许多人的反对 图源/剧照
阿保机又一次成功镇压了叛乱,并处死了包括他的叔叔、族弟在内的三百多人。
怎么说呢,阿保机平定内部叛乱也是反向助推他完成集权的一个过程,族人的叛乱正好给了他清楚异己的机会。
至于阿保机为什么能够打破契丹的传统连续出任可汗,除了能力之外,就是实力。在此前连续的对外用兵行动中,阿保机获取了大量俘虏,比如,902年,他在用兵河东时就带回了九万五千名俘虏和大量的牲畜,这些人和牲畜都成了阿保机个人的力量和财富。
为了将这些俘虏转化成自己的直属力量,阿保机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给他们修建“汉城”,并在其中修建孔庙、佛寺、道观以强化他们对新地方的认同感,同时让这些汉人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农业以助力自己的财富积累。之后,阿保机还源源不断地将包括女真族在内的大量俘虏补充进了“汉城”中。“汉城”成为了阿保机个人的基本盘。
与此同时,阿保机还对俘虏以及其他各部的人员进行筛选,将其中的精英留在了自己身边,组建了自己的个人卫队,只对他个人负责。
在这个过程中他还继续对室韦、奚等部落进行用兵,积累军功。
这才是阿保机敢于连续挑战契丹传统的底气,因为他不仅有军功的加持,更有自己的独立武装、财富和可支配的大量俘虏。
但在契丹传统深入人心的情况下,阿保机的地位还会受到挑战,所以,916年,当第三个任期结束后,阿保机就直接登基称帝,并宣布了自己的年号,以帝位向契丹各部宣布了自己家族对契丹首领的垄断。
同时,阿保机还宣布由他的长子(耶律)倍来作为他的继承人。
这两张牌打出去之后,阿保机不仅终结了契丹的传统,更是向中原王朝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契丹和中原王朝一样,处于平等的地位。
为了安抚迭剌部的成员,阿保机将弟弟和其他旁系的亲属合并为所谓的三父房,给他们承诺了大量的好处,以换取这些人放弃对可汗之位的竞争。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稳固帝位的动作。阿保机先是仿照汉人的模式在西拉木伦河以北的临潢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城,并建立了孔庙,从永久性的皇城和文化层面来加强人们对皇权的认同。
为了实行对农耕和游牧两个业态的管理,阿保机还实行了南北分治的策略,同时设置北面官和南面官:北面官负责管理契丹本部;南面官负责管理汉人。
这一制度后来发展为了辽国的定式,于947年正式被辽国确认,就是所谓的“两院制”。
同时,阿保机还任用来自卢龙镇的韩廷徽确立了税收制度,并仿照中原的官制设计了契丹南面官的官僚体系。
一套组合拳打出去之后,契丹已经初步从部落制进化到了帝制时代。
但这种初步建立的帝制毕竟是脆弱的,所以,阿保机还得以常年巡游的方式来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帝位。那些年,契丹虽然有自己的皇城,但皇帝阿保机却永远都在路上,皇宫成了一个移动的帐篷。
是不是感觉这一幕挺熟悉?
对,秦始皇当年也是这么干的。
做完了这些,阿保机又接着重复武力开拓的动作,将契丹的蛋糕进一步做大——
919年,契丹彻底征服了乌古;
924年到925年,征服了漠北北部诸部落;
926年,阿保机又远征渤海国,将渤海国发展为契丹的附属国;
...
契丹的版图和势力范围在阿保机连续的军事征伐动作中被不断做大。
阿保机做大了契丹的蛋糕 图源/剧照
至于阿保机为什么没有直接兼并渤海国则是因为,渤海的文化和契丹严重不兼容,不好快速消化,更重要的是,阿保机在帝位不稳的情况下想将渤海国发展为自己的直辖地,以增加自己手中的筹码,他将长子(耶律)倍任命为已经由渤海国改名为东丹国的国王就是这一心理的具体表现。
公元926年,阿保机在回军途中病死于扶余,享年五十四岁,庙号太祖。
阿保机的一生,虽然是以家族的既有资源开局,但实际上还是自己打的江山,尤其是从部落酋长到皇帝的过渡更为艰难,属于绝对的开拓性、颠覆性人物。
此后,契丹就在阿保机奠定的基础之上不断将帝制发展成熟并南下和中原王朝角逐。
这是后话。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