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下一句其实更加经典,为何很多人却不愿提?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人都会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感悟。而随着短视频的出现,快节奏的生活也让更多的人越来越想有着及时行乐的处世心态。而在古代其实也有诗句可以对现代人的心理进行诗意的传达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这句耳熟能详的诗词,把人们这种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诗意地表达出来,因此广为流传。但是大家却鲜有人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后半句是“明日愁来明日愁”,它们出自唐朝罗隐的七绝《自遣》的后两句。但是不一样的是,后面这一句并不是常常被人所熟知。
这首诗歌共有4句,全文如下: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对于这首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得到的时候就放声高歌没有就由他去吧,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今天有酒就痛快畅饮喝他个酩酊大醉,明日的忧虑就等明天再犯愁。
这首诗歌的作者叫罗隐,生于晚唐时期,是个年少有为的才子。可是他一生参加了多达十次科举,都没有考中进士。直到37岁入幕府,终于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官职,却非常不巧地赶上“黄巢起义”,天下大乱,最后迫不得已归隐于九华山。
又过了十七年后,罗隐再次出山担任钱塘令。十年之后,诗人去世,这一年也是唐朝也走向了灭亡。诗人跌宕起伏的坎坷人生经历,渲染了他的诗歌,因此他的诗歌中总是带着这么点愤世嫉俗的感慨和怀才不遇的遗憾,因此才作出这样一首诗来。
罗隐也去深谷修炼,也是晚唐著名的道家人,道家“顺应而为”的思想也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没办法由着自己的性子,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接受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如意,很多困苦,“神经大条”有时候也不失为是一个好的处理方法。起码能让自己在忧愁中解脱一下。
罗隐原诗的首句是:“得即高歌失即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得到了的东西,你不必窃喜,而是要高声大笑,无论猖狂也好尽兴也罢。
李白有一首诗也是同样的感情,“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把名马与千金裘都去换成美酒没毕竟人生得意事情太少,遇到了一次就要大肆庆祝才算是有声有色的人生。只有这样才会有活着的感觉。
有时候,我们不愿意知道诗的下半句,主要是因为我们有时候会刻意地规避一下我们的负面情绪。因为毕竟生活已经有些不容易了,不愿意再用已经有的痛苦,去换取我们来之不易的片刻宁静,人嘛,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干嘛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呢?你们说是不是?
即便已经过去了千年,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诗词中找到力量,体会到诗人们当时的心情,不仅仅是罗隐、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他们哪一个不是有感而发?
他们的诗词中包含着人生,包含着爱恨情仇!这就是诗词伟大的力量,然而,诗歌应该怎么读呢?如果没有翻译,没有名家的指引,常人很难体会到诗词的奥妙,很难体会到诗词背后的含义,从而也就失去了读诗词的意义。
叶嘉莹先生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她讲诗,不单是解释字义典故,也不止于介绍学术研究的成果,而是把她对人生的热爱、对生命的讴歌、对生离死别的同情、对豪情壮志的敬佩、对忠义气节的推崇、对淡泊超逸的景仰,借着诗词的讲解,一一向人们倾诉。
记得第一次读到叶嘉莹先生的书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似乎生平第一次和古典诗词靠得那么近,第一次和那些个古代的诗人们有了某种熟悉感。
叶嘉莹先生是一个把生命奉献给古典诗词的人,在中国台湾地区讲课,在国外讲课,在内地讲课,给小朋友讲课……她说“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而且常引用她老师顾随先生的话,“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以无生之觉”。
最大的感受就是,叶先生每讲一首词,一首诗的时候都结合她自己个人的感受,个人的人生体验。讲得非常清楚,这首词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所以每次看完之后,我都几乎能背出那首诗词来。
本文的观点正是来自《叶嘉莹说诗讲稿》这本书,本书是叶先生融会古今中外文艺理论之精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新解读。作者结合人物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来讲,分析深刻,入木三分,会让读者在领略诗歌的优雅与隽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作者独到的用心,展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