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都对长城不感兴趣?
唐朝是一个文武都十分强大的朝代,但唐朝不重视长城的修建主要还是因为传统理念上的差异。因为唐朝是一个民族多元化的时期,大多数时间内都和周边有着比较好的关系,所以也就没把重点放在长城上。而且唐朝皇帝思考对北方的防御问题,一般和中原人的理解不太相同,唐朝对外有着绝对的军事优势,所以历任皇帝也就逐渐轻视了长城。不过到了唐朝末期,没有长城保护的劣势开始显现,但再想建长城也为时已晚。

我国自西周时期起,就开始修筑长城以防范游牧民族的侵扰。而至春秋战国时期,不但与游牧民族接壤的秦、赵、燕等国修筑长城。就连深处中原腹地的齐、楚、韩、魏、中山等国,也都修筑长城以互相防范。而自秦朝统一以后,各中原王朝也很少间断过对长城的修筑。可见,修筑长城的意义与价值已成为我国古人的共识。
中原王朝热衷於修筑长城,乃是我国在历史上属农耕民族,多步兵而少骑兵,军队的动员速度极为缓慢。而战争最讲究兵贵神速,我国北方的边境线又长,绵延上万里,很难从根本上预防和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突然袭击和对边境百姓的大肆寇掠。而修筑长城,不但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还可以迟缓游牧民族骑兵行进的速度,为中原王朝军队的集结而赢得时间。

纵然游牧民族骑兵能够从某个关口破关而入,也使得他们只敢对附近州郡实施骚扰、寇掠一番,而不敢深入华夏腹地或在关内作长期驻留,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游牧民族对华夏文明的破坏。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万里长城的防御,就不会有足够的稳定时期以孕育出成熟的华夏文明。
元末时期,著名的谋士朱升,就是充分认识到蒙古骑兵快速机动的优势,才向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的建议,而以静制动。而朱元璋采纳了朱升的建议,便把“高筑墙”奉为大明的基本国策并贯行始终。故而,大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热衷修筑城墙的王朝,而现今看到的长城及众多古城墙基本上都是明朝时修建的。而正因为大明有极为坚固的城墙作为依托,才得以在欧亚大陆率先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

那么,既然长城对华夏民族如此之重要,为何唐朝却没有修筑长城呢?对此在《新唐书》、《旧唐书》中都有这么一段记载。
据《旧唐书·李勣传》记载:..(李)勣在并州凡十六年,令行禁止,号为称职。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勣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
而《新唐书·李勣传》也记载道:..(李勣)治并州十六年,以威肃闻。帝(唐太宗)尝曰:"炀帝不择人守边,劳中国筑长城以备虏。今我用勣守并,突厥不敢南,贤长城远矣!"

新旧唐书的记载,意思相同,皆是说:唐太宗李世民认为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比修筑万里长城更管用。而李勣镇守并州(今山西)十六年,令突厥不敢南下寇掠,其所起的作用胜过了长城。
这反应了李世民的军事主动思想,而唐初军事强盛,完全不需要修筑长城以作防御,只须能将镇守边关即可。但随着唐中期以后的国力衰落,其实这就会变成一厢情愿的想法,而这也是安史之乱后,大唐的疆土便迅速遭遇吐蕃、回纥的蚕食,以致疆域半沦的原因所在。
标签:
99
三国时期最搞笑的三名大将是谁?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名著,对这部名著了解的小伙伴们第一印象一般都是各种文臣武将,谋略纵横。中国有句老话,所谓乱世出英雄,三...
177
明朝官员为了向皇帝谏言真的可以不要命么?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皇权是越来越大,能够限制皇帝的手段越来越少,到了清朝百官已经沦为奴才,更别说冒着生命危险谏言了。像是...
106
刘幽求最后怎么死的 刘幽求是唐玄宗时期宰相,他曾参与唐隆政变,算是帮助唐玄宗顺利登基的功臣之一,但刘幽求最后并没有因此换来一个圆满的结局。唐玄宗继位不久,刘幽求便向...
56
朝天女户为何可以追赠谥号 很多朋友不理解,朝天女户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这是出自明朝的一个词语,而背后的含义十分残忍。明朝重新启用殉葬制,皇帝死后会有活人给他陪葬,而那...
156
靖难之役朱允炆有没有使出全力?其实他还有一支部队却没机会调用 靖难之役由朱允炆对阵朱棣,当时朱允炆手上的兵力要远胜朱棣,朱棣的燕军大概只有30万人左右,而朱允炆坐拥百万...
163
元祐皇后两次被废却能东山再起,还拯救北宋王朝 元祐皇后是宋哲宗第一位皇后,元祐皇后一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曾两次被废,不过每次又能复位,并在为北宋陷入危机时垂帘听政,...
157
孟获为什么不救蜀国 说起孟获,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了,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益州建宁郡人,是蜀汉南方南中地区的豪强。孟获曾加入到雍闿的叛军,之后降于蜀汉,官至御史中丞。...
102
关羽如果投奔曹操,能否成为五子良将之首? 关羽虽然不是三国最厉害的武将,但他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能要比其他的武将加起来还要大。关羽在蜀国的地位仅次于刘备,五虎将中也是排名...
162
曹操为什么说不敢用郭图? 郭图是东汉末年袁绍身边的谋士。在演义中,郭图算是坚定的主战派,他曾让袁绍出兵讨伐曹操,又劝袁绍杀掉刘备,如此看来郭图还是一位比较有远见的人...
72
箕子是纣王的什么人 箕子是商朝王氏成员,他是商王文丁的儿子,纣王帝辛的叔父。箕子被看做是儒家前驱者,他的思想包含了周公的明德保民,还有孔子的仁义之说。商朝灭亡后,周...
136
顺治为何传位康熙?为什么不传福全 说起顺治皇帝,他当上皇帝也是让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毕竟豪格与多尔衮的明争暗斗,只要清白人都能看出皇位肯定会在二者之间产生。但谁知最后...
116
龚美和刘美是一个人吗 刘娥前夫下落如何 刘娥很小的时候曾有过一段婚姻,她嫁给一位叫龚美的银匠。但此后因为生活过于困苦,龚美是选择把刘娥给卖掉,刘娥也因祸得福,和赵恒...
181
道光帝时期曾发生一起盗窃案,国库七成白银被偷光 道光帝是清朝第八位皇帝,嘉庆帝的第二子。道光帝即位后勤于政事,严管鸦片,但苦于才能有限,并没有改变社会的整体走势。此...
187
赵元佐为什么疯了?他究竟是不是装疯? 赵元佐是宋太宗赵光义长子,从小十分受到太宗喜爱。据说赵元佐幼时聪警,而且擅长骑射,曾跟随太宗征战北方。赵元佐理所应当成为太子,但...
159
乾隆赏赐大臣猪肉为什么大臣们都不敢要? 其实这种猪肉是专门用来祭祀专供的,所以味道和平常我们吃的新鲜猪肉有所不同。大臣们不要也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太难吃了。其实...
117
康熙皇帝最长寿儿子是谁 说到康熙皇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其功绩奠定了清朝强大的基础和跟进,首次创建了康乾生死的局面,被后时人成是为千古一帝”那么大家知道康熙最长...
67
朱元璋曾经想要迁都西安,最后为何要改变主意呢? 从明朝永乐大帝朱棣开始,北京始终作为中国的都城而延续至今,然而若不是一位皇帝的意外死亡,明朝的都城可能就是西安了。而西...
169
雍正皇帝推行新政成功了吗 过程为何阻力重重 雍正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贡献却不小。执政期间,雍正帝突出一个“勤”字,他知道推行新政势在必行,此后他废除贱籍制度,实...
114
姚崇为什么会为武则天哭 705年,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去世,虽说在我国历史上掌握实权的女性不少,但是像武则天这种名正言顺的只此一家。而且武则天在治理国家...
114
李世民儿子的结局都好吗 后人对于李世民往往都会给出很高的评价,不过这些都是从他当皇帝这个角度来评估的。当然,每个人一生都不止一个身份,李世民也是如此,如果从其他角度...